那么如今对孙氏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呢?
她是做母亲的,对她来说最重要的当然是她的两个儿子!
孙氏的两个儿子一个五岁,已经开蒙了,听说学得特别好。
一个才三岁,还没开蒙,却已经显露出读书的天赋了。
秦明杰和秦容功父子俩对两个幼儿都抱有极大的期望,对两个孩子读书上十分严厉。
为此惹来孙氏的不快。
就像孙氏自己说的,她江东孙氏虽如今走文官的路子,祖上却是武将起家的。
她希望她的儿子们好好读书的前提是,要有个康健的身子骨。
她的两个儿子才这么小,每日卯时一刻就被秦容功派人喊起来读书。
她两个儿子的身子骨都不算太健壮,尤其是春季气温反复,两个孩子经常咳嗽风寒。
孙氏光今年春就和秦容功冷战了数次。
这些都是自家两个嫂子和她说的八卦。
那时,她还吐槽秦容功,可怜二房两个年幼的小侄子,同情孙氏这个当母亲的来着。
“紫苏,你派人去打听打听三嫂家两个小侄儿都读些什么书,描红描的都是什么字体。
这些事办完好,你再亲自出一趟府,去找最好的皮子铺,买些上好的皮子回来,我有用。”
紫苏知道自己姑娘越来越有自己的主意,且姑娘决定的事,往往结果都很不错,她便也不担心了。
福身应喏后,就出去办事了。
紫苏离开后,大丫鬟半夏进来笑着禀报,“姑娘,大夫人请您过去。”
秦如茵一笑,母亲定是担心孙氏来找她是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了。
“半夏,你随我去母亲那里。”
离她出嫁的日子越来越近了,母亲已经派人打听到了,姜家那边和秦如茵一辈的嫡妻少夫人都是配的四个一等大丫鬟,八个二等大丫鬟。
一等大丫鬟一般都是娘家这边带过去,二等大丫鬟不够数,姜家那边会配过来。
紫苏当然是她第一大丫鬟,不过紫苏年纪比她还要大两岁,今年十八了。
她也得为紫苏的将来打算,最多也只能留在身边两年了。
半夏和辛夷是长姐调教好给她的人。
一个沉稳有度,话不多办事老成,一个机灵聪慧鬼点子多却极有分寸。
没什么好说的,都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