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忙对李氏更卖力的夸起秦如茵来。
李氏满心骄傲,嘴里却还要谦虚,“我家六丫头自小就喜欢看些杂书。
小时候她偷偷看我没少骂她,生怕她学坏了哪知她还真的学到了一些旁人不知道的门道来。
就说给文澜的那几个药膳方子,我还担心着不是好方子文澜给孩子们用了起作用了,那可真是谢天谢地了!”
孙氏又和两位嫂子细细说了那日秦如茵和她推心置腹说的那番话。
孙家二少夫人和三少夫人闻言后心中更是震动。
她们都是做母亲的,心里很明白,若那六姑娘不是心善爱护侄子的人,万不可能这般用心。
这又是劝隔房的嫂子要让孩子睡足觉,又是给药膳方子
哪一样不是容易被人想歪的?
那不知好歹的说不定还在想六姑娘是故意耽误孩子们读书,故意要害孩子们让吃那些没来历的药膳方子呢
难怪自家小姑子明明是秦家二房的,却选了秦家大房。
六姑娘是真的值得!
两妯娌再次对视一眼,不由得在心里打算要给六姑娘多添几成添妆。
寿和堂。
秦老太太亲自招待孙家二少爷和孙家三少爷。
分主宾坐下后,秦家老太太便和孙家两位舅少爷闲话家常。
虽孙家二少爷居长,秦老太太却更喜欢和孙家三少爷说话。
毕竟孙家二少爷年少时纨绔的威名就传出来了,如今三十多也不过在皇城司混着,一个五品的武将罢了。
孙家三少爷就不一样了,才二十七八的年纪,就是正四品的户部市舶司的主事。
这可是掌实权的。
只不过孙三少爷性格端方持重,加上秦家欺负他的妹子,根本不愿意搭理秦老太太的有意奉承。
倒是孙二少爷圆滑世故,心中再怒,脸上依然笑眯眯。
秦老太太心中大定。
想着这兄弟俩态度都还不错,尤其是孙家二少爷,对她老人家倒是敬重有加的。
想来孙家也意识到这嫁出去的女儿就如那泼出去的水,孙家根本不会为了出嫁女为难她秦家。
不但不能为难秦家,怕这次这两对小夫妻过来,是来说和孙氏和她大孙容功的。
这么想着,老太太便又倚老卖老起来。
却不想想,那孙家二少夫人和三少夫人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