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哥和二嫂那边呢,他们在您心里是姜家的大功臣,给姜家添了四个大孙孙。
老四和四弟妹这边就不用说了,您最是偏心!长了眼睛的都能看得出来!
至于老五,那是您的幺儿子,您处处偏着他!
他就是当初悔婚,您都让老四去给他收拾了烂摊子,还娶了他想要娶的人回来。”
殷氏说完抹了一把心酸委屈的眼泪。
“唯有我家三爷,不上不下,爹不疼娘不爱,连带着儿媳和我家哥儿姐儿在您这里都没个脸面!
可要说,我家三爷和老四还是双生子呢,凭什么您对老四那样好,对我家三爷那般漠视?”
“您说,您还不偏心吗?”
姜太夫人听完殷氏这些话后,目光怜悯的看着殷氏。
“原来,这些年你是这样想老身的啊。”
“老三也这样想老身的?”
殷氏梗着脖子不说话。
那神态已经说明一切。
“孩子啊!”姜太夫人摇头叹息,“你们这是钻进牛角尖了啊。”
“老大和老大媳妇作为长房长媳,按照咱们大应朝的风俗习惯,只要他们夫妻没有犯下大错,姜家就由长房承袭的。”
“待老身走后,他们几兄弟若要分家单过也是可以的。只不过按照风俗,父母在不分家罢了。”
“哪个大家族对长房长子长孙都是另眼相待的。
老身也希望老大夫妻在老身百年之后,对你们这些下面的多看顾些这是老身的私心。”
“老二和老二媳妇家中孩子多,老身难免多问几句,可也并没有多给老二家什么。”
“即便是压岁红封,孙子辈都是一样的,可老大和老二家孩子比你们三房还有五房多是事实。”
“事后老身不也多贴补了你们三房和老五?”
“真要说起来,老四和茵娘才成亲,茵娘年纪又还小,老身也舍不得让她年纪小小就经历生育之苦。
老四又是那么个性子,他们夫妻在子嗣上,老身也是随缘的。
你想想,这么看来,是不是老四最吃亏?”
“老五是我这个做母亲的亏欠他的,他的几个兄长和姐姐幼时老身亲自教养的。”
“唯有他出生后他父亲病重,老身只将他交给奶嬷嬷带大,他便和老身不亲。
老身难免多偏了他一些,这个老身承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