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儿子两个闺女拉扯大都培养出来了。
她见过的人,见过的事何其多。
在她的意识里,一个地地道道农户出身的村女再聪明再有心机,受限于眼界和见识,不可能将一个世家大族倾力培养的公子牵着鼻子走的。
可大应朝这个世界,是真的存在一些特殊存在的。
比如她。
比如秦如玥。
甚至她的四妹妹秦如燕。
若有必要,她恐怕要亲自去会会那位胡彩蝶姑娘了。
“母亲,您知道一个农户出身的姑娘能凭自己的本事”
“哼!母亲也不是瞧不上那个胡家女,只是凭她一己之力在京都买铺子做膳食生意还做的风生水起的,真不容易。”
“谁知道她有没有用谁的银子?若是生意太好,引得同行相嫉,甚至被同行陷害也是多的。”
“这几年她能稳稳当当的在京都做膳食生意,这背后真的无人当靠山?”
姜还是老的辣,姜太夫人冷静下来后,很快就想通了某些关窍处。
秦如茵温声回道:“儿媳也问了五弟妹这些,据五弟妹说,她当时也质问过五弟,五弟大怒,认为五弟妹是妒忌那位胡姑娘
说人家胡姑娘用来买京都铺子的银子都是她自己辛苦一文一文挣出来的
至于这背后靠山也是没影的事,不是胡姑娘自己会做人,”
“哼!在京都做生意又是一个孤女带着瞎眼的祖母,哪有那样容易的事?”姜太夫人自是不信。
秦如茵其实也有些不信,只是她始终保持着客观,在事情没有水落石出前,她不想轻易下结论。
见秦如茵不说话了,姜太夫人展开笑颜看着她说:“母亲知道你是个稳妥的孩子,事情不到水落石出那一日,你不会将任何人往坏处想
只是母亲要叮嘱你,这世上有的人的人心啊,比墨还黑,凡事宁愿将人往坏处多想想,也不要先将人想的那样好。”
秦如茵自是知道婆母是为她好才这样叮嘱她。
当下就乖巧应下。
秦如茵没打算留在姜太夫人这里用午膳,姜太夫人也没勉强她。
还笑着打趣说:“我这的午膳和你自己的小厨房比起来,可真是差远了,你还是回你自己院子里吃的香甜。”
打趣完又招来花嬷嬷,“你去点二千两银票来。”
花嬷嬷含笑应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