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说:“你们四婶母给你们俩的翠玉镯太过贵重,一只能顶母亲为你们准备的五套上好的首饰头面!”
“这样贵重的首饰还是母亲先替你们收着,待你们出阁那日,母亲再还给你们”
而殷氏和郑氏得了秦如茵给的翠玉手镯后,也都万分珍重的拿去压箱底去了。
殷氏想着,她这辈子是没有闺女了,这样好的镯子她怎么舍得戴?
还是留着将来给嫡长孙女吧。
郑氏有云姐儿,自是为云姐儿留着了。
再金贵,再价值连城的东西,这一旦多了,也就不稀罕了。
秦如茵拿出来的那最小的一块翠玉原石都能掏出来五十多个翠玉镯子。
而还是卖了四分之一的料子给了徐大公子的前提下。
徐大公子也出了高价。
就凭这个卖玉料原石的银子,秦如茵都能做上百万件冬衣了。
徐大公子付了银子给她时,她当即就用十万两银子和徐大公子又定下了一百万斤上好的棉絮。
她请的那些农家巧手大姑娘小媳妇们做的冬衣十分暄软暖和,她们这些土里刨食的可爱的人都说这冬衣穿到将士们身上,一定就冷了
这让秦如茵更坚定了要买质量上乘的棉絮做冬衣的打算。
她从朝廷那边接到的冬衣数量虽只有十七万件,可她可以多多的做。
哪怕不挣钱,哪怕亏本,可万一别家做的冬衣出岔子了呢?
又或者,有些皇商家没完成冬衣的任务呢?
那她这边多做的就能解燃眉之急了。
有时候,宁愿多在那里烂了,也不能少了!
少了,是会出大事的。
人命关天,岂能儿戏呀?
且,她请的这些农家出身的姐姐妹妹,婶子嫂子们手这般巧,做出来的冬衣除了花样上比不上那些巧手衣匠们,针线可真是一点不逊色。
她们得知她们做的冬衣是给出征的将士们的,宁愿每日少做一件,针脚上也不愿意太快太粗糙了。
这些冬衣,不是她秦如茵的功劳,是大应朝女子们为出征的将士们送去的最好的礼物,最诚挚的期盼和祝福!
在众姊妹们的努力下,秦如茵用了二十日完成了十七万冬衣的任务。
她进宫去和太后娘娘以及孙皇后说这个好消息时,太后娘娘和孙皇后都不敢置信。
才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