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以年轻的时候或许还后知后觉,但这年纪一到,见的人和事多了,自然也就分得清什么是真心话、什么是场面话了。
所以,这个时候,这个年纪的人在如何判断一位领导的好坏时,只看一个东西!
这个东西就是:你做了什么!
嗯,口号喊的震天响没用,嘴巴这东西人人都有,所以说句不好听的,喊口号有嘴就行,重要的是怎么做、做没做。
“既然如此,那就谈谈你们村的村干部吧!”
“平时他们都是个什么章程?对上应付上级领导搞小动作先不管,他们对下呢?村干部都是自己村的吧,抬头不见低头见的。”
“王市长,您说这话,就说明您是个标标准准的城里人。”
“咳!我确实是城市户口,不过,这里面有什么说法吗?”
“说法?那就大了去了!”
“您觉得什么人才能在农村当上村干部?”
“德高望重?资历老,能服人?”
“王市长,德高望重那是以前的标准了,现在这个东西可以讲也可以不讲。”
“有这个东西最好,不过没这个东西还是照样能当。”
“那是什么?”
“看你是不是老板,认不认识什么领导。”
“是老板自然就能跟领导交朋友,跟领导交朋友,你要是有兴趣,自然就可以在村里当个村干部干干。”
“而且,他们说村干部这一级的干部,虽然管着村里的事,但还不属于正式的国家公务员,所以在经商方面就没有公务员那样的严令禁止。”
没错,村干部是不属于公务员的,这也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冷知识吧,不,也不能算是冷知识,就像在公务员考试和事业单位考试中,这就是一个高频考点。
“当村干部不会影响他们原有的事业生意?”
“王市长,您难道以为村干部是个什么辛苦差事?”
“说句不好听的,当个村干部,一年到头要因公事跟我们打照面的次数,能直接用手指头掰清。”
“那么多的农村政策、农村福利,他们作为第一执行落实人,能有这么闲?”
“那些什么政策、福利,听到过有,但有多少、有哪些就不清楚了。”
“村里告诉你,那就是有,要是没告诉你,就算上面有,那也是没有。”
“来,老先生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清风初识字 作品《名义:省服第二出手了!》第275章 上面的政策往往是好的,但有时候一到了下面就变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