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的小小少年,一步步长起来。
照片里总少不了两个比他高大的男孩,眉眼间与他有几分相似,笑容爽朗。
还有一对穿着老式军装、面容坚毅却透着温和的中年夫妇。
照片最后停留在沈淮川十四五岁的样子,那时候他身量已经开始抽条,脸上的婴儿肥褪了些,眼神里带上了点少年人特有的倔强和早熟。
从那之后的照片,就再没有全家齐聚的了,只有他一个人。
站在空荡荡的院子里,或是靠着老屋的门框,身影在照片里显得格外单薄。
周柒柒的心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攥紧了,有点闷,有点酸。
她知道他家里情况特殊:
大哥沈淮山在边境打仗时受了伤,失踪了,这都十年了,一点音讯也没有。
二哥沈淮岳和二嫂三年前执行任务时受了重伤,成了植物人,现在双双躺在医院里,靠着仪器勉强维持着。
沈父沈母这十年,不是在找大儿子,就是在为二儿子揪心,忧思过度,身体也垮了,这几年一直住在疗养院里。
算起来,沈淮川从少年时期起,就几乎是一个人守着空荡荡的家,独自面对一日三餐和四壁冰冷。
难怪他总给人一种难以接近的疏离感,像罩着层冰壳子,原来都是过往的经历留下的印记。
可是她能够看出来,他内心深处那份对“家”的渴望,其实和她是一样的。
她那个支离破碎、充满争吵的原生家庭,也是她不愿轻易触碰的伤疤。
可她自己知道,她是多么渴望一个能遮风挡雨的港湾。
他们俩,就像是被命运抛到岸边的孤舟,只能互相依偎着取暖。
周柒柒放下照片,伸手握住了沈淮川正整理糖纸的大手。
他的手心温热又干燥,掌心还有层薄茧,握着特别踏实。
她抬起头,目光清亮而坚定地看着他:
“淮川,年底你不是有探亲假吗?咱们带着舟舟,回你老家一趟吧?先去疗养院把爸妈接回老房子住几天,然后再一起去医院看看二哥二嫂。”
她顿了顿,语气不容商量,“一家人,总要团团圆圆的。”
沈淮川整理糖纸的动作停住了,他抬眼看向周柒柒,深邃的眼底翻涌着复杂的情绪。
有期待,有暖意,但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沉重。
他扯了扯嘴角,声音有些低: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飞花似梦 作品《八零小作精,换嫁大院就躺赢!》第一卷 第220章 儿时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