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我既是知己,有些事,我便也不瞒你。这世间修行,有‘问道九重天’之说,此乃修行之路的九重关隘,亦是九重天地。”
陆沉渊听她提及修行正题,果然被引开了心神,凝神细听。
“这九重天,自下而上,分别是闻道、立心、执火、明神、观澜、返虚、化舟、登岸、问道。”
“第一重‘闻道’,便是修士的门槛。能于这天地间,感应到那一缕若有若无的灵气,便算是入了门。然则当今天地灵气枯竭,要迈出这一步,非有绝佳天资不可,故而有‘朝闻道,夕死可矣’之说,其艰难可见一斑。”
“第二重‘立心’,这一重要求修士引灵气入体,筑立道心之基。从此身子骨远胜常人,即便三餐不食亦不觉饥饿。”
“只是自此之后,浊流之音,便如九幽传来的呓语,会悄然侵入心神。不过,此境尚有回头之路,若就此罢手,散去修为,虽会元气大伤,却也能重归凡人。”
“至于第三重‘执火’,”
上官楚辞说到此处,神情严肃了几分,“修士在执火之前需再三慎重,因为一旦执掌心火,便意味着仙凡殊途,再无半分回头之路可走!”
“一旦踏入此境,修士便能飞檐走壁,远胜凡尘俗世的武学高手。更要紧的是,修士会以自身道基为薪,燃起一盏心中执火。此火一亮,便会在刹那间,照见那浊流深渊的一角。”
她顿了一顿,又道:“立心之境,在乎一心。或以人为本,立人道之基;或悯念苍生,立众生之基;或仰观天地,立天地之基。”
“道无高低,法无优劣,全凭一念之诚与胸中丘壑,方可化生心景万千。”
“然则到了执火之境,却有高下之分,像方才不幸道殒的修士所执之火,大抵便是最为寻常的凡火,而在凡火之上,还有真火、灵火以及”
“以及什么?”陆沉渊下意识地追问道。
上官楚辞唇角一勾,露出一抹狡黠的笑容,她摊开手,悠然道:
“这便是另一个秘密了。除非陆兄肯拿你的秘密来换。”
陆沉渊闻言,心中一凛,面上却不动声色,只淡淡道:
“我一个客栈帮工,能有什么秘密与楚公子交换?”
他心中暗道:“他句句不离我修行之事,言语间似是关心,实则不断试探我与师父的底细。我若一味闪躲,反倒落了下风,显得心虚”
你既想探我的底,我便也探一探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