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能力的由衷认可。虽然他嘴上可能永远不会正式承认,但在他心里,王林这个“小白脸”团长(他私下偶尔会这么嘀咕),已经用这种独特的方式,赢得了他的尊重。
于是,在独立团走过的路上,出现了一道奇特的“路标”:垒起的石堆、树枝上鲜艳的布条、以及简陋却清晰的指示牌。这些标记不仅为后续跟进的左路军主力指明了最安全的道路,也大大减少了非战斗减员。
翻越梦笔山,进驻卓克基,途经马尔康,转向龙尔甲王林凭借地图导航,总是能选择相对好走、补给点更多的路线,部队虽然疲惫,但减员极小,士气保持得不错。他甚至利用短暂休整时间,让部队帮助沿途遇到的藏族部落做些杂活,用缴获的银元公平购买青稞、牦牛干等物资,既补充了给养,也留下了好名声,避免了不必要的冲突。
当独立团作为左路军先锋,率先抵达阿坝县城时,时间比原定计划提前了不少,这个时候左路军主力应该刚到卓克基,右路军也应该才到毛儿盖。部队进行休整,但王林的心却一刻也放松不下来。他知道,不久自己刚刚到达的阿坝将是那场巨大争论和分裂的关键点之一。就是现在两军里的气氛也一定已经开始紧张。
只有自己出了草地,才能不用回转南下,后续独自北上的中央一定会留下自己的,毕竟北上需要部队,5军团在左路军是不适合也不方便调动的,中央考虑的是整个红军不分裂,不会像张一样下令让原一方面军的部队强制继续北上的,但是自己这支已经到达的队伍就简单多了。
不能再等了!必须继续向前,彻底跳出这个即将爆炸的闷罐!
他立刻起草电文,上报左路军指挥部(并巧妙地同时抄送了此时尚在北上的右路军军委一份):
“我部独立团已安全抵达阿坝,沿途路线已做明确标记,主力可循迹而行,安全无虞。我团人员装备齐整,士气高昂。鉴于北上开路任务尚未完成,且班佑地区敌情、地形不明,职部请求继续挥师北进,先行探查穿过若尔盖草地向班佑之路线,争取到达班佑为左路军建立前哨据点,迎接右路军首长及中央到来。职部有信心完成任务,为全军探明北上通道!独立团团团长王林、政委王光道”
电文写得极其漂亮,充满了主动请战的积极性,完全站在“为全军北上开路”的立场上,只字不提任何政治分歧。此刻达到政治巅峰的张政委一定不会拒绝,看到这样一份电报,心里反而有种别样的舒坦:看,我左路军的部队已经快到班佑了!对于张政委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爱洋芋 作品《穿越湘江是红军但是啥都不会啊》第34章 晓风暴担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