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发展时间!”
“团长说得对!”骑兵连长沙马尔格激动地附和,他对骑兵的优劣势有着最深切的体会,“必须先砍掉他的马腿!没了骑兵,马鸿宾就像老虎没了牙,野牛断了角!剩下的步兵再多,也只是等着咱们去收割的庄稼!”
王林的分析得到了绝大多数指挥员的认同。思路明确后,接下来的讨论更加具体和热烈。
王林再次将问题引向深入:“那么,具体怎么打?主力设伏地点选在哪里?需要满足哪些条件?各部如何协同配合?歼灭骑兵之后,又如何扩大战果,解决西路的步兵集团?”
一场激烈的、高水平的战术头脑风暴在窑洞内展开。
炮兵连长刘根胜盯着地图上庆阳至华池之间的地形,沉声道:“伏击地点的选择至关重要。必须利于我军隐蔽集结和发扬火力,同时要最大限度限制敌骑兵的机动空间。最好是峡谷、河流拐弯处、或者必经之路上的险要隘口。我需要带观测班提前秘密勘测,确定几个预设阵地,并精确计算所有火炮的射击诸元,确保首轮火力急袭就能覆盖敌行军纵队的关键部位,打乱其建制,摧毁其指挥系统。”
侦察连长张红土立即接口:“团长,我立刻亲自带最精干的小组,对庆阳至元城之间的所有可能路径进行精细化侦察和筛选。重点勘察地形、道路状况、植被覆盖、水源地,找出两到三个最理想的伏击区,并评估敌军可能的侦察习惯和开进路线。保证为主力选择最佳的屠场。”
各营长则开始讨论主力三个营的配置和战术:
“伏击圈要设成口袋阵,二营、三营负责掐头去尾,扎紧口袋!”
“四营和老子的炮兵连,负责正面猛攻,就像铁锤砸核桃!”
“各营的机枪一定要配置在制高点,形成交叉火力网,先打人,这些马可是宝贝!”
“突击队要准备好,炮火一延伸,立刻冲下去分割包围,不给他们重新组织的机会!”
“伤员救护点和俘虏收容点要提前选定”
李云龙道:“干掉骑兵后,战场别打扫了,补充基础弹药后!主力立刻挥师向西,急行军!玩命地跑!包抄马玉麟的后路!不能让他缩回去!东边战场留给火旺的辎重营和赤卫队去打扫收尾,咱们得去西边吃那块更大的肉!一口气把他两颗门牙都敲掉!”
王林认真倾听着每一位下属的发言,不时在地图上添加标注,或提出关键问题引导大家思考。一个原本宏观的构想,在集体智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爱洋芋 作品《穿越湘江是红军但是啥都不会啊》第51章 沙盘推演 元城钓大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