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务支援,而非一线战斗突击。将其置于后勤保障团框架下,更利于统一管理、资源调配和战时技术支援。”
该营整合全旅所有通讯力量:旅部电台班、各团营电话班、骑兵通讯兵、徒步传令兵、旗号手等。
负责:野战电话线的架设与维护;无线电台的操作、密电收发与保密;骑兵和徒步通讯网的建立与管理;简易信号通信(旗语、灯光);通讯器材的保管、维修与电池充电。
“未来的战场,信息传递速度决定胜负!通讯保障营必须确保在任何情况下,旅部与各团、各营,甚至关键前沿连队之间的联络畅通无阻!这是实现我们‘信息化’目标的核心单位!”
新兵训练营(约400-600人)人数不等,只要我们养得起,新兵营人数越多越好:
负责接收、整训新参军青年和经过初步诉苦教育的解放战士。
进行政治教育(红军传统、阶级觉悟、纪律)、军事基础训练(队列、射击、投弹、刺杀、土工作业)、文化学习(扫盲)。
训练周期2-3个月,考核合格后,补充进入各战斗部队缺额单位。
“这是我们保持部队战斗力和纯洁性的源头活水!训练必须严格,政治必须合格!”王光道政委插话强调。
五、暗夜尖刀:旅属特战营(约400人)
最后,王林的炭笔在黑板上方点出一个特殊的区域——特战营。
以原侦察连、警卫连精锐骨干为基础,吸纳各团选拔的作战能手,扩编为旅属特战营。营长由侦察专家张红土担任,副营长由忠诚可靠的郑水生担任。
下辖:侦察连(化装侦察、远距离渗透、地形勘测)、突击连(精于夜战、近战、破袭、斩首)、狙击排(远程精确射击、狙杀重要目标)、爆破班(精通各种炸药使用、工事破坏)、外语组(开始学习日语常用语,为日后抓舌头、审俘虏、敌后活动做准备)。
“特战营,是全旅最锋利的匕首,最坚硬的盾牌!”王林目光扫过张红土和郑水生,“你们的训练要最严,标准要最高,装备要最好!将来要能深入敌后,搅他个天翻地覆!能关键时刻直插敌人心脏,一击毙敌!”
张红土和郑水生同时起立,眼神锐利,沉声道:“绝不辜负旅长信任!”
蓝图绘就,窑洞里一片寂静,只有粗重的呼吸声和灯花偶尔爆开的噼啪声。每个人都在消化着这庞大而精细的整编计划,感受到的不仅是职务的变动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爱洋芋 作品《穿越湘江是红军但是啥都不会啊》第57章 整编砺剑 东望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