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沉重:“旅长,政委。高台之战后,我旅现有可战之兵六千二百余人,其中轻伤员八百余人可勉强参战。武器方面,75mm野战炮剩18门,但炮弹仅余不足三百发,平均每炮不到17发!82mm迫击炮弹药余500余发,仅可支持全团5-7轮急速射。轻重机枪子弹合计约二十五万发,平均每挺机枪不到五百发。步枪子弹稍多,但也不足四十万发。手榴弹还剩八千余颗。粮食算上缴获和自带,仅够全军七日之用。”
每一个数字报出,窑洞内的气氛就压抑一分。这点弹药,面对七万敌军,恐怕连一场像样的防御战都支撑不下来。更何况部队刚刚经历血战,人困马乏,许多战士带着伤。
李云龙忍不住骂了一句:“他娘的!七万!就是七万头猪,伸着脖子让咱们砍,也得把咱们累死!更何况咱们现在刀都快卷刃了!”
陈阿海、丁伟、孔杰等将领也面色严峻,眉头紧锁。敌我力量对比悬殊到了令人绝望的地步。
王林沉默着,目光再次投向脑海中的系统地图。那密密麻麻的红色光点,仿佛一张巨大的血盆大口,要将这支孤军彻底吞噬。压力如同实质般压在他的肩头。
他知道,接下来的抉择,将关系到整个独立旅,甚至整个西路军的生死存亡。是听从总部命令,收缩至倪家营子进行注定惨烈的堡垒防御?还是另寻他路?
系统冰冷的评估数据和他自身的军事直觉都在疯狂预警:死守,必是绝路。
但破局之路,又在何方?
王林的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目光锐利如刀,仿佛要穿透地图,在这铁桶般的合围中,硬生生撕开一条生路。
“情报显示,敌人完成合围,最快需要几天?”他忽然开口,声音低沉。
杨克明略一思索:“最快三天,其外围骑兵便可初步形成封锁。但要完成步兵的全面展开和攻击准备,至少需要五到七天。”
“五天”王林喃喃自语,眼中闪过一丝决然的光芒,“时间紧迫,但还不是完全没有机会”
所有人都抬起头,目光聚焦在他身上。这位屡次创造奇迹的旅长,难道又有了什么奇思妙想?
王林没有立刻说出他的想法,而是看向董振堂和杨克明:“军团长,杨政委,高台可以放弃,部队也可以向倪家营子收缩。但我建议,收缩不能是简单的撤退集结,而必须是积极的、带有反击企图的机动防御!我们必须在这五天之内,趁敌人合围未稳,打乱他的部署,挫伤他的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爱洋芋 作品《穿越湘江是红军但是啥都不会啊》第77章 阴云压境 七万重围锁倪家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