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还有,群众工作也不能放松,要继续巩固根据地,为我们将来出兵山西提供一个稳定的后方。”
王光道郑重应诺:“放心,老林。我立刻组织政工干部开会,制定详细的宣传教育计划。保证让全旅上下,人人都明白为何而战,为谁而战,始终保持高昂的士气和坚定的信念!”
“好!”王林满意地点头,最后抛出一个更宏大的计划,“另外,根据我们目前控制的区域、人口和物资储备情况,以及我对未来战局的分析,我认为我们完全有能力,也有必要,在半年内,再扩充两个新兵步兵团!”
此言一出,众人皆惊。虽然独立旅现在兵强马壮,但一下子扩充两个团,谈何容易?
王林解释道:“兵员来源,一是继续在陇东根据地动员翻身农民参军,二是吸收流亡的东北军、西北军散兵游勇中愿意抗日者,三是或许可以请求中央,将河西走廊转化过来的国军部队补充给我们。装备方面,我们上次缴获的汉阳造、中正式还有大量库存,加上即将建立的小型军工作坊,初步装备两个团应该问题不大。军官和骨干,可以从现有各团抽调优秀干部和老兵,作为新团的骨架。”
他目光灼灼地看着大家:“我知道这很难。但同志们,未来的抗日战争,将是空前惨烈和持久的。我们需要更多的兵力,才能承担起更重要的作战任务,才能在战场上站稳脚跟,更多地消灭敌人!这件事,由参谋长和政委牵头,制定详细方案,尽快落实!”
会议结束后,整个独立旅如同一台巨大的战争机器,按照王林的部署,高效地运转起来。
靖远城外,开辟了巨大的新训练场。喊杀声、枪炮声、马蹄声终日不绝。新兵营里,挤满了从陇东各地涌来的热血青年,他们在老兵带领下,进行着最基础的队列、射击、投弹训练。而老兵部队的训练则更加专业化、实战化:步兵们练习着如何利用地形接近日军火力点,如何用集束手榴弹对付坦克模型,如何与炮兵协同;炮手们演练着快速构筑阵地、急促射击、转移炮位;骑兵们练习下马作战、长途奔袭、侦察警戒;特战队员们则进行着攀登、渗透、爆破、狙击、甚至简单日语的训练。
旅部主办的“抗日战术研究班”和“日军装备识别课”定期开讲,教官由参谋处那些熬红了眼的参谋们担任,他们将搜集来的零星情报和自己研究的成果,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各级指挥员。各种沙盘推演、战术研讨进行得热火朝天,大家围绕着如何对付日军的掷弹筒、九二式重机枪、豆战车等问题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爱洋芋 作品《穿越湘江是红军但是啥都不会啊》第82章 和谈声里磨利剑 靖远营中备倭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