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和沙哑。他刚从一条秘密联络通道返回,身上还带着南京城特有的、混合了硝烟、尘土和一丝若有若无血腥气的味道。
王林猛地转过身,眼中闪过一丝急切:“情况怎么样?红土,快说!”
张红土舔了舔干裂的嘴唇,从怀里小心翼翼掏出一张皱巴巴的纸,上面用铅笔潦草地记录着一些数字和片段式的见闻。他的眼神复杂,既有几分欣慰,更有沉甸甸的无奈与悲怆。
“旅长,我们的人没白忙活。”他深吸一口气,开始汇报,“根据几个不同区域的弟兄们冒死统计估算,还有通过江北游击队反馈回来的消息,这七八天里,因为听了咱们散出去的‘闲话’,用了那些土法子,成功跑过江去的百姓,少说也有这个数。”
他伸出了两根手指,又犹豫了一下,再加了一根。
“三三万?”王林的心提了起来。
“只多不少。”张红土重重点头,声音压低却带着力量,“可能还得往上。很多是整家整户,甚至是几条街坊邻居互相帮衬着跑的。主要集中在头几天,后来鬼子看得越来越紧,江边封锁也更严,人就少了但陆陆续续,一直没断过。”
王林的拳头微微握紧,又缓缓松开。三万,甚至更多!这远远超出了他最初的预期。在历史那令人窒息的黑暗洪流中,竟然真的被他这只意外闯入的蝴蝶,用这种近乎荒诞的方式,扇动起了一簇微小的、却真实拯救了生命的浪花。
“好好啊算是没白忙活,哎!”他喃喃自语,声音有些发涩。脑海中仿佛能看到那些绝望中的平民,如何因为一句看似无心的“谣言”,一个口口相传的“法子”,而抓住了那根救命的稻草。
夜色深沉,寒风卷着江水的湿气,掠过荒芜的田野和寂静的村落。独立旅一万六千余人的队伍,在王林活点地图promax系统的精准引导下,如同一股无声的暗流,在日军第114师团与第6师团残部混乱的搜索缝隙中,艰难而坚定地向西潜行。
队伍已经完全分散,以团、甚至营为单位,沿着王林通过电台不断下发修正的、蜿蜒曲折的路线前进。战士们经过连番血战和长途跋涉,早已疲惫不堪,但求生的意志和对旅长那近乎神奇的“战场直觉”的信任,支撑着他们迈动沉重的双腿,保持着惊人的肃静。
王林亲自率领旅部直属队、特战营残部和部分骑兵,走在相对靠前的位置。他的意识几乎与系统完全融合,方圆二十公里内的地形、村落、道路,尤其是代表日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爱洋芋 作品《穿越湘江是红军但是啥都不会啊》第111章 金陵裂 血沃钟山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