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选择了接受整编,少数领了干粮路费,千恩万谢地往家乡方向走去。类似的场景在防区内不断上演。
而李云龙、丁伟、黄木生、周志明率领的四个支队,更是像四股活跃的溪流,迅速渗入广阔的乡镇农村。他们打着139师的旗号,但更多的是以工作队的面貌出现。
在来安县的一个偏僻山村,李云龙叉着腰,对着被召集起来、面带疑虑的村民们大声说道:“乡亲们!我们是139师的!不是土匪,更不是那些狗日的溃兵!鬼子打下了南京,在盱眙杀了我们几千同胞!(加入具体本地化惨案信息)他们迟早会过来!咱们不能等着挨刀!”
他话锋一转:“但是,跟鬼子硬拼,咱们现在人手不够,家伙也不行!所以,第一要紧的是活下来!怎么活?听我们的!粮食,不能藏在家里,得找隐蔽的地方挖地窖藏起来!村子后山那个狐狸洞,我看就挺好!老少娘们,鬼子来了就往山里跑,别舍不得坛坛罐罐!我们派同志教大家认鬼子的脚印、听枪声远近”
丁伟在天长县的集镇上,则组织了一场简单的诉苦会,让从南京、盱眙逃难过来的难民讲述亲眼所见的日军暴行。血淋淋的事实,比任何宣传都更有力,激起了民众的恐惧,更点燃了仇恨和自救的决心。
周志明在高邮方向,则利用水道优势,组织渔民组建了水上侦察队,负责监视湖面动向。同时告诫民众,高邮目前尚未沦陷,但需提高警惕,提前准备。
整个防区之内,仿佛一台沉寂已久的机器,被注入了新的活力,虽然依旧笼罩在战争阴云下,但却开始有条不紊地运转起来。139师的到来,如同一块巨石投入混乱的死水,虽然激起波澜,却也迅速压下了那些无序的浪花,将恐慌逐渐导向有序的应对和抵抗的准备。
黄木生很快回到了支队隐蔽的营地。战士们大多还未休息,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同仇敌忾的悲愤情绪,显然盱眙的惨案消息已经悄悄传开。当黄木生将师部的命令和盱眙的详细情况告知各大队长、中队长时,所有人的眼睛都红了。
“狗日的小鬼子!千刀万剐!”
“还有那帮数典忘祖的伪军汉奸!比鬼子还可恨!”
“支队长!下命令吧!怎么打?老子要亲手剁了那个张道一!”
“对!为黄连长报仇!为死去的乡亲们报仇!”
群情激愤,战意高昂到了顶点。
黄木生压了压手,强抑激动,冷静地开始布置任务。他挑选了支队里最精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爱洋芋 作品《穿越湘江是红军但是啥都不会啊》第118章 三县无主 盱眙血未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