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王林在敌后不仅未被剿灭,反而如鱼得水,实力急速膨胀,如今更携此大胜之功,其声威必将如日中天。这究竟是国之干城,还是心腹之患?
林蔚静立一旁,对校长的心思洞若观火,轻声提醒道:“委座,此战大捷,终究是鼓舞全国军民士气的大事,必须大力宣传。至于139师之事”
蒋介石停下脚步,眼中闪过一丝精明的算计,沉声道:“宣传!当然要宣传!要大幅宣传我71军于富金山浴血奋战、重创日寇之辉煌战绩!要突出宋希濂军长指挥若定,将士用命!通令嘉奖71军全体官兵,犒赏大洋十万块!”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冷淡而刻意:“至于139师在战报中提及即可,称为‘奉命策应之友军部队’,‘从旁协助,有力配合’即可。主次必须分明!功劳,首先要记在71军,记在国军主力身上!明白吗?”
“是,卑职明白。”林蔚心领神会,“那对于139师的实际补充”
蒋介石挥了挥手,显得有些不耐烦却又不得不考虑现实:“该给的还是要给。弹药、粮食,按按一个师的常规标准拨付一部分,让他们向第五战区兵站领取。既然打了胜仗,总要给点甜头,免得授人以柄,说我们苛待抗日部队。但要明确告诉他们,武汉战线各处吃紧,物资维艰,让他们体谅时艰,节约使用。”
他的想法很实际:既要利用这支力量抗日,又绝不能让其借此战功和宣传过度壮大。功劳要归于中央军,补给则勉强维持其基本作战需求即可。
“是,我立刻去办。”林蔚躬身领命,退出了办公室。
蒋介石再次走到地图前,目光却不再聚焦于武汉周围的箭头,而是投向了遥远的皖西霍山方向,眼神复杂难明。窗外,传来报童清脆而兴奋的叫卖声,号外已然发出——“富金山国军大捷,歼敌万余!”,武汉三镇瞬间沉浸在一片欢腾之中。而这欢腾的浪潮之下,暗流已然涌动。
几乎与此同时,陕北延安,窑洞里的气氛则是纯粹的热烈与振奋。
首长捏着来自前线的电文(通过八路军办事处转译),脸上洋溢着畅快的笑容,口中的烟卷都快烧到手指了也浑然不觉。
“好!打得好!王林这小子,硬是要得!一个侧后突击,几乎打残了鬼子一个师团,还把宋希濂从鬼门关拉了回来!这是我们敌后游击战、运动战与正面战场配合的典范嘛!”他洪亮的声音在窑洞里回荡。
另一个首长拿着另一份详细战报,笑得合不拢嘴,连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爱洋芋 作品《穿越湘江是红军但是啥都不会啊》第140章 捷报纷传 武汉延安两样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