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皖南会师赠铠砺剑志更坚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十月下旬,皖南山区,黄山脚下。
层峦叠嶂的群山披着深秋的斑斓色彩,云雾缭绕间,一支队伍如同蜿蜒的长龙,沉默而迅速地行进在崎岖的山道上。这就是刚刚完成“惊蛰”计划、奇迹般南渡长江的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暂编第139师主力。
战士们虽然面带长途跋涉和连续作战的疲惫,但眼神依旧锐利,步伐坚定。队伍中,骡马驮运着沉重的物资,覆盖着油布,但隐约露出的炮管和成箱的弹药,无声地诉说着合肥一役的巨大收获。
王林走在队伍中段,他的“活点地图”系统始终保持着对周边环境的扫描。南渡的惊险已然过去,但新的挑战就在眼前。如何在这陌生的皖南山区立足,如何与兄弟部队新四军取得联系并有效配合,如何消化巨大的缴获并将其转化为持续的战斗力,这一切都需要他即刻筹划。
“师长,前面就是预定汇合点——谭家桥地区了。”参谋长钟光邦指着地图上一个标记点,低声道,“根据渡江前与军部约定的联络信号,新四军方面的同志应该已经在这一带等候我们了。”
王林点点头,目光扫过四周险峻的地形:“命令部队,加快速度,但保持警戒。李云龙,你的前锋营再撒远点,确保汇合区域安全。”
“是!”李云龙应声而去,很快,一队精干的战士如同离弦之箭,消失在密林之中。
又行军约一个时辰,前方山谷中隐约传来一阵特殊的鸟鸣声,三长两短,重复了三次。这是事先约定的联络信号。
“是我们的人!”政委王光道精神一振。
很快,李云龙派回的通讯兵报告:“报告师长、政委!前方发现新四军第三支队侦察员!带队的是他们的参谋长,说是奉军部之命特来迎接我们!”
“好!”王林脸上露出笑容,“走,去见见我们的同志!”
在一处较为开阔的山谷平地上,两支队伍终于会师了。一边是军容相对整齐、装备明显精良许多的139师官兵,另一边则是衣衫略显破旧、装备五花八门但精神饱满的新四军战士。
新四军第三支队参谋长是一位三十多岁、面容精悍的干部,名叫赵志刚。他快步上前,激动地握住王林和王光道的手:“王师长!王政委!可把你们盼来了!军部接到你们成功渡江的电报,首长们高兴得不得了!特地派我在这里接应!你们辛苦了!合肥这一仗,打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爱洋芋 作品《穿越湘江是红军但是啥都不会啊》第149章 皖南会师 赠铠砺剑志更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