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击,共同打击日伪军!”
王光道补充道:“说得对!我们可以建立联合指挥机制,情报共享,行动协同。比如,139师负责江防和破袭航运,新四军负责山区根据地的建设和清剿内陆日伪据点。遇到大股日军扫荡,我们可以相互策应,集中兵力歼其一路,或跳至外线作战。”
钟光邦也拿出了一些初步构想:“在后勤上,我们可以互通有无。我们缴获的武器弹药、药品,可以优先补充给更需要的新四军兄弟;而新四军根据地生产的粮食、布匹,也可以支援我们。还可以共同开办教导队,培训干部和骨干,交流作战经验。”
会议的气氛越来越热烈,双方干部纷纷发言,就情报网构建、交通线建立、群众工作配合、伤员转运安置等具体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王林的战略构想清晰宏大,新四军同志们的经验和对地方的熟悉则提供了宝贵的补充和完善。
李云龙嗓门最大,拍着胸脯保证:“没说的!以后打鬼子船,咱老李的新一旅打头阵!”
陈阿海比较沉稳:“江防阵地的构筑需要时间,我们可以先派出小股部队,熟悉水情和敌情,开展冷枪冷炮运动。”
新四军的一位团长也激动地说:“我们熟悉山里每一条小路,鬼子进来就别想轻易出去!以后139师的同志进山休整,安全交给咱们!”
看着眼前双方干部热烈讨论、共谋抗敌大计的场面,王林心中充满了信心。他知道,139师这支孤军深入敌后的猛虎,终于找到了可以依靠的群山和并肩作战的伙伴。虽然未来的斗争依然残酷,但一条清晰的、充满希望的抗战之路,已经在这皖南的青山绿水间铺展开来。
会议持续了整整一个下午。当夕阳的余晖为潘家村披上一层金色外衣时,一份初步的皖南抗日根据地协同作战与发展纲要已经形成。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爱洋芋 作品《穿越湘江是红军但是啥都不会啊》第149章 皖南会师 赠铠砺剑志更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