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令临走前给他下了死命令:限期规整村务、加快田地水利建设,并明确要求他向“表率”桃源村学习。
谢里正“不经意”间展示的那张百两银子的手令,更是深深刺激了赵老七。
县令一走,他立刻在村里雷厉风行地开始了整改,生怕下次巡查过不了关。
晌午时分,桃源村那一段正在拓宽的村道上,一片热火朝天。
谢锋正指挥着众人运用“水夯法”夯实一段新填的路基。
忽然,他若有所觉,抬头向官道尽头望去。
只见一行七人,骑着高头大马,正不疾不徐地向村子方向而来。
为首之人一身玄青色常服,身姿挺拔,气质冷冽,虽然衣着简单,却掩盖不住通身的贵气与威严。
更引人注目的是他们身后跟着的三辆牛车,车上堆满了鼓鼓囊囊的麻袋,看形状像是粟米,由健壮的耕牛拉着。
谢锋的目光瞬间锁定了为首之人,眉头微蹙,他认出了来人,正是沈砚。
马队行至施工地附近,缓缓停下。
沈砚翻身下马,动作干净利落。
他无视了周围村民好奇又略带戒备的目光,径直走向满手泥污的谢锋,抱拳一礼,唇角噙着一丝极淡的笑意:
“谢兄,别来无恙。”
谢锋停下手中的活计,站直身体。
他并没有立刻回礼,只是用那双沉静的眼睛打量着对方,以及他身后那三辆牛车。
片刻沉默后,他才缓缓开口,声音平稳听不出情绪:
“沈大人?真是稀客。不知大驾光临桃源村,所为何事?”
他的语气带着淡淡的疏离,显然对这位身份显赫的指挥使的突然造访抱有极高的警惕。
沈砚仿佛没有察觉到他的冷淡,目光扫过周围繁忙的工地和那些虽然疲惫却充满生气的汉子,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赏:
“看来谢兄与诸位乡亲近日成果斐然,这路修得颇具章法,沈某此次前来,一是为私,昔日侯府门前,沈某家人多有冒犯,特来致歉。二是为公,听闻贵村百废待兴,恰巧沈某筹措到些许粮食与耕牛,想着或许能助乡亲们一臂之力,聊表心意。”
他话说得极为漂亮,将昔日不快轻描淡写归为“家人冒犯”,又将馈赠之事说得如同寻常富户举手之劳的相助一般随意,极大地照顾了谢锋和桃源村的面子。
尤其是那三头健壮的耕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酒朵云 作品《逃荒有空间,全家魂穿古代搞事业》第178章 别来无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