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失败了,那带来的失望和议论将会更大。
好在,谢广福最近几乎寸步不离窑区,全身心扑在青砖烧制上。在他的指导下,青砖烧制的进度一直在推动。
砖坯阴干多日,表面已经泛出白霜,摸上去硬得像石头一样。
谢广福指挥着姚二和汉子们,开始往清理干净的窑膛里码放砖坯。
六十立方米的窑膛里回荡着谢广福认真教学的声音。
“都看仔细了!”谢广福亲自示范,“要‘错缝叠山’,一层横着码,一层竖着码,这样垒得结实,烧的时候火也走得均匀透气!”
他一边码,一边讲解要点,“窑顶这里,要特意留出‘火桶坑’,别堵死了!火苗得从底下蹿上来,一直烧到顶,要是这里塞死了,砖烧不透,就是半生不熟的废品!”
汉子们屏息凝神,学着谢广福的样子,小心翼翼地将坚硬的砖坯一层层码放整齐,如同完成一件极其精密的艺术品。
码窑完毕,开始封窑门,封门前,谢广福往窑膛里丢了一把干柴,点燃。
“先小火烧,”
他紧盯着那微弱的火苗,对姚二和众人解释道,“这叫‘赶水汽’,得用文火慢慢把砖坯里最后那点水汽都逼出来,这时候千万不能急!”
姚二不识字,只能把谢广福说的每一个字都死死记在心里,反复默念,一句都不敢漏。对他来说,广福叔的话就是圣旨,是烧出青砖的唯一指南。
接下来的两天两夜,是极其考验耐心的控火阶段,谢广福几乎没怎么合眼,白天黑夜都守在窑边,时刻观察着烟囱冒出的烟的颜色和形态。
当烟囱里冒出浓白的、如同水蒸气般的烟雾时,有性急的汉子以为火小了,想要加柴。
“别动!”谢广福立刻拦住,眼睛紧盯着烟囱,“看清楚!这还是‘水烟’,说明里面的水汽还没排干净!稳住现在的温度,你这时候猛加柴,外面烧干了里面还是湿的,一冷一热,坯子非炸了不可!”
直到第三天,烟囱冒出的烟变得青淡,谢广福才终于下令:“好了!水汽赶尽了!添硬柴,升大火!”
顿时,窑洞前忙碌起来,大量的硬木柴被投入火口,火焰猛地蹿高,映得每个人脸上都一片赤红。热浪扑面而来。
谢广福拿着长长的铁钎,时不时探入火口拨动柴火,让火烧得更旺更均匀。他拉着姚二和每一个负责烧火的汉子,教他们观察火焰的颜色:
“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酒朵云 作品《逃荒有空间,全家魂穿古代搞事业》第187章 烧制青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