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瞎溜达,正好晚上没啥事就在屋里唠会嗑。
“再有两年,就该退休了,这想想,也算是为革命贡献了大半辈子了啊,算是对得起这辈子了。”
阎阜贵摸着波棱盖发着感慨。
杨小涛听了笑道,“是啊,您这也算是功成身退了。”
“想好退休干啥了?”
阎阜贵摇头,“要是有事就干点事,没事就在院里看着,咱们院子里的孩子也大了,人越来越多,过了年还有两个小子要成家。”
“我这大爷,正好管管这院子。”
阎阜贵笑得眯缝着眼。
这些年,因为院子里出了杨小涛这么号人物,大部分家庭都给安排了工作,日子是一天比一天好。
现在街道办的三姑一听要给四合院的人介绍对象,那是满四九城的找啊。
尤其是小姑娘,为了嫁入四合院,可是无形中拔高了相亲的上限。
别说是四合院了,就是周围的院子也差不多。
只要能够跟杨小涛做上邻居,攀上亲戚,见个面能说两句话就行。
这以后出门见了人,头一仰大拇指往后一戳,说那杨小涛是我谁谁谁,倍有面子。
而且不仅是有面子,还有里子。
“您本来就是院里的大爷啊,又是文化人,老师,这教育教育大院就是您的本职工作啊。”
“哎呦喂,可别可别。”
阎阜贵忙推辞着,“这文化人在别人那还有说头,在你这,我这叫班门弄斧,关公面前耍大刀啊。”
“那不是,您这叫文化与经验相结合!”
“拉倒吧,我这几把刷子心里还不知道.”
两人在屋里聊了会儿,阎阜贵心满意足的离开,
不是说杨小涛给了他多大好处,而是这些年来,头一次跟杨小涛这般两人‘密切’的交流。
只是回到家里,坐在椅子上这才感慨道,“人心啊,最经不起算计。”
三大妈正看着阎解娣写作业,冷不丁的听到阎阜贵来了这一句,好奇问道,“老头子,你发什么神经。”
阎阜贵回头看了眼三大妈,然后笑笑说道,“我是说啊,老易这算计了大半辈子,想要找个人养老。”
“可最后呢?现在人都不在四合院了。”
“相反,这老叶,别看一个人孤苦无依的,可杨小涛在一天,就不用为后半生发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