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涛。
主体研究单位,卫星电话研究所,部分成员。
辅助单位,相关电台。
研究方向,传呼机领域的研发工作。
研究时长,两年。
呼呼~~
李洪峰平复心情,然后看着最后一页只有少许介绍的信息,脑海中都是问号。
这传呼机是什么东西?
他真没听说过啊。
关键是,杨小涛竟然亲自下场负责研发工作。
这,绝对是少见啊。
而且,杨小涛不是负责机床的设计吗?
咋又跳到这里了?
李洪峰有些摸不着头脑。
就在这时,杨小涛撑个懒腰,然后看向李洪峰。
见李洪峰目光停在最后一页上,因为这是他亲自负责的,就没多写。
反正怎么生产都在脑子里。
就是最需要的传呼机核心部件,8位微处理器,杨小涛也能做出来。
最起码,技术活不差。
之所以交给计算机研究所,也是让他们多积累下经验。
这也是他敢给出一年时间做出来的底气。
当然,这份白皮书里,看起来只有第一个跟第十个项目跟杨小涛有关系,但实际上,除了复印机他没有涉及,其他项目都跟他有关系,只是这种关系其他人不清楚而已。
如涡扇发动机项目,这现成的图纸就在空间里,甚至f15的设计图也在,等发动机做出来后,杨小涛就会启动后续的飞机制造。
当然,真要是做出来发动机了,估计鹏总他们也会找来吧。
其他的阿奇霉素,他有现成的说明书,分子式分子量甚至于分子结构都有。
这要是做出来,绝对是划时代的药品。
每早一年做出来,成就意义就高一分。
还有卫星,卫星电话什么的,杨小涛都参与过,也能把握大的发展方向。
总体来说,杨小涛给出的这份白皮书,不敢说有十足把握。
但这里面一半的项目,杨小涛有十足把握。
正如那句话,我可能一时半会儿不能赢,但我也不会输。
而这十个项目里面,只要保持每年都有一个项目取得成功,九部就会一直发展下去。
就会将其他部门甩在后面。
久而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