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院中掀起一股风潮,这也让其他研究所的人硬着头皮跟上节奏。
而这就是杨小涛所希望看到的。
时间到了十月。
十一期间,杨小涛照常躲到乡下去,至于四九城的事情,他不想掺和。
尤其是这几年,能躲就躲,能不去就不去。
实在躲不开的就找个旮旯坐着,静静听着,坚决不说话。
至于李洪峰,他倒是代表九部经常出席各种工作会议,不过在会议上也是打哈哈,凡是涉及到九部利益的事情,就一句话,‘我回去跟杨部商议商议’。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十一假期刚过,研究院里陆续传出好消息。
先是复印机研究所的‘拾光70’复印机通过检验,新型复印机块头比起老大哥要小了四分之一,重量上因为使用了塑料、铝合金等结构,减轻了三分之一。
这样一台复印机,一个成年男人就很移动。
此外,加工工艺也得到了提升。
这段时间,机床生产厂特意拿出两台晨星机床专门配合生产,技艺进步不小。
最后就是最重要的改变,一次性硒鼓的出现,简便了操作,提高了市场的适配性,这算是复印机的最重要变化。
随后,新型复印机开始进入正式生产中。
根据杨小涛原先的计划,十一月份出的时候要保证生产出一万台新型复印机,任务虽然很紧张,但有了经验后,也不是不可能。
更何况,从外贸那里了解到,倭岛的佳能复印机并没有如想象般迅猛,可能是时光复印机的率先出现,抢占了大量办公市场,让佳能复印机在推出后并没有迅速获得青睐。
毕竟两款复印机总体性能上差距不大。
既然已经花了钱买了时光复印机,何苦要再花一份钱买个功能差不多的佳能复印机。
这样想法的公司有很多,无形中就让佳能复印机少了许多客户,产品自然推广不开。
这也是杨小涛跟李容当初没有想到的。
除非佳能能够研发出‘跨时代意义’的复印机,就像‘拾光70’这样,可以让那些工厂心甘情愿的买一台替换掉旧式复印机,否则他们没有出头之日。
只是让他们放弃好容易‘研究’出来的复印机,放弃到手的利润去继续投入资金,可能吗?
就是他们想,倭岛的掌权者也不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