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就算要束水攻沙,为何只在北岸修堤?
南岸怎么办?
南岸的良田,南岸的百姓,就任由洪水淹没吗?
就在这时,高士廉也站了出来,他没有孔颖达那么激动,但问题却更加一针见血。
“陛下,房相。”
高士廉对着二人拱了拱手。
“下官有一事不明。”
“就算云南王的法子可行,可为何只修建北岸堤坝?”
“南岸沃野千里,皆是我朝臣工与世家的根本所在,难道就任由其被洪水吞噬?”
“这未免也太不顾南岸百姓的死活了。”
这个问题,直接将矛盾推向了顶峰。
朝堂上,至少有一半的大臣,在南岸都有着大量的田产。
程处辉这个计划,等于是在要他们的命根子。
一时间,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房玄龄的身上。
作为百官之首,又是第一个看到奏折的人,他必须给出一个解释。
房玄龄轻咳一声,缓缓从队列中走出。
他先是对着众人团团一揖,才不紧不慢地开口。
“高大人的疑问,也正是房某最初的疑问。”
“但各位,你们似乎忽略了奏折中的另一条。”
房玄龄的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弧度。
“云南王在奏折中写明,他并非不顾南岸。”
“恰恰相反,他这是在押注。”
“押注?”
高士廉愣住了。
满朝文武也都愣住了。
这是什么虎狼之词?
拿国之根本来押注?
房玄龄环视一周,将所有人的震惊都收入眼底。
“没错,就是押注。”
“他押上了在场诸位所有人的耕田。”
“云南王承诺,此次治水,若因他之策,导致南岸诸位大人的田产受到任何损失”
房玄龄故意拉长了声音。
“待到治水功成,河道归正之后,所有受损的耕地,都将归于他云南王名下。”
“他会用府中的财力,一力承担所有损失,并对田地进行修复。”
“这”
朝堂之上,陷入了一片死寂。
所有人都被程处辉这手骚操作给秀得头皮发麻。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往昔一墨 作品《开局捡公主,一根玉米迷倒她?》第140章 此乃神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