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最后一次上书请求前往甘烹碧坐镇被拒绝之后,郑信就完全绝望了。
看来阿迦达王已经把他这个最优秀的华人二代,当成了心腹大患。
不过事情很快起了变化,因为缅甸人来的太快了。
郑信预计他们会在三四月间到来,但是正月十三,白象王的大军就赶到了阿瑜陀耶城以西。
既然连郑信都低估了白象王的决心和缅军的彪悍,其他暹罗贵族,包括阿迦达王波隆摩罗闍二世在内的暹罗高层,就更没想到了。
但这没想到,并不影响阿迦达王的自信。
二月中,另一位纳真贵族,有华人血统的大将銮真,率三千大军前来勤王。
阿迦达王大喜,命暹罗军凑足一万五千出城迎战。
郑信大恐,冒死去见銮真。
他知道阿迦达王之所以这么着急,除了他觉得缅军远道而来,立足未稳可以击败以外,还有捧起另一位华人纳真,削弱郑信影响力的因素。
但这完全违背了军事常理,这么贸然出击,是要出大问题的。
不过銮真并不领情,他的父亲銮亚派披搏,战死于上一次缅人入侵,对缅人非常痛恨,加上銮真也认为可以趁着缅军远来疲惫与之决战。
郑信无计可施,只能看着暹罗大军出战,
随后他回到家中,将母亲洛央,一妻三妾,儿子阿水等家人连夜送出阿瑜陀耶城。
自己则留下整顿他已经被剥夺甚多,所剩无几的侍卫,准备长期抗战。
战斗结果自然不出郑信意料,暹罗军腐败无能,缅军则是征战多年的勇武之师。
暹罗军打排枪,白刃突击战皆不能胜,火炮也远远不如缅军,更没有骑兵。
至于象兵,反而成了暹罗军遭受灭顶之灾的元凶。
缅军的俘虏炮兵米德勒上尉亲自操炮命中暹罗象兵,大象受惊反冲暹罗军阵,造成了巨大伤亡。
在这种全面落后下,暹罗一万五千大军只支撑了七八天,就大败而回。
纵观整个战场上,除了銮真麾下主要由泉州人组成的三千士兵,还有一定战斗力,给与缅军一定杀伤以外,其余暹罗军溃退的速度,连缅军都瞠目结舌。
三月初,败军逃回城中,暹罗一万五千大军阵亡、逃散近半。
銮真身受重伤,华人勤王军死伤惨重,光是战殁的就有六七百人之多。
阿迦达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