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历三十五王,共四百一十六年,按我中华上国来算,立国超三百年的,唯有两周、两汉、两宋而已,连大唐和大明都未超过三百年。
至于夏商,所言神鬼莫测,不可揣度。
其中两周平王东迁之后,形同傀儡。
赵宋得国不正,始终未能一统,高宗南渡偏居一隅,更称臣于胡虏,算不得大朝。
唯有两汉,光武皇帝天纵英才,赖祖宗神灵保佑方得延续。
由此得见,世上就难有三百年不灭之王。
阿瑜陀耶城虽得佛祖庇护,多得了一百年之气运,但如今也气数已尽。子布,我若想做这暹罗王,你看有机会吗?”
不说别的,郑信这种推心置腹,不说假话的坦诚,相处起来还是真挺让人舒服的。
莫子布点了点头,回应道:“自我辈华人祖先元末下南洋以来,迄今已过五百年之数。
其间多少先人曝霜露、斩荆棘,风里来,浪里去。若无我等华人,南洋何以兴盛?
我思昔日,大明时旧港、三宝垄等地华人豪杰今安在哉?
究其原因,乃是始终把自己当做异乡之人。并未发觉这南洋,多少良田、良港、大矿都是我华人开垦的,我们也当是本地人。
家父莫士麟便是有鉴于此,又思神州陆沉,遂把持高棉王之称号,欲给南洋华人建一太平乐土。
但我家是明之遗民,同胞对我等稍有疑虑,高棉国小力弱,又不足为凭。
反观世叔之暹罗,乃是南洋有数大国,地域辽阔,物产丰富,素称鱼米之乡,若能王之,必能庇护全南洋的华人。
世叔若是愿将暹罗建成南洋所有华人的乐土,小侄定当鼎力相助!”
郑信眼中升起了希望的火苗,他轻抚两下胸口,似乎在平复激动的心情,半晌才看着莫子布说道:
“有子布助我,大事可成矣。若是愿意屈就,事成之后,愿裂洛坤以南之土以谢。”
莫子布大为意外,郑信这话的意思肯定不是让他独立建国,但是愿意把洛坤以南,就是现在莫子布算是名义上控制的洛坤、宋卡、高头廊、北大年等府。
也就是后世泰国在马来半岛领土的八成以上封给莫子布,让他做暹罗国内最大的藩臣。
看到莫子布露出了震惊的神情,郑信却知道这是值得的。
从芭提雅一战他是看出来了,莫子布麾下这一千多人战斗力非常强悍,甚至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