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李与隆这老奴才现在也抖了起来,因为他真正找到了自己的用武之地。
莫子布麾下的士兵们,大多都是苦出声,见识还是低了点,金银他们认识,但珠宝、字画、古玩、奇木等等这些,他们就一窍不通了。
而李与隆虽然读书不多,但作为两广总督的心腹,见多识广是必然的,所以莫子布就委托李与隆参与鉴宝。
以防他手下这些傻小子们,把真正的宝藏给漏掉了。
而李与隆刚刚坐下,一个参谋军官团的预备军官,就提着一个大大的麻布口袋过来了,然后哗啦一声,全倒在了李与隆面前。
“哎哟,轻点啊!”看见滚落了一地的蓝绿白翡翠,李与隆心疼的嘴角都开始抽抽了。
他拿起一块硕大的上乘翠,嘴里骂骂咧咧的:“介倒霉孩子,你知道这是多好的宝贝嘛!”
说着又长长叹了口气,“多好的上品啊!质地纯白,隐有一种布衣山人的质朴感,浓浓的碧绿点染其中,不晕不散,真是好东西!”
但说着,他也一下把这玩意给扔回了地上。
“他妈的,这什么雕工啊,白瞎这么好的品相了!
这翡翠啊,三分材,七分工,没有一个好手艺的师傅,可惜了!”
“李爷,我是看不下去了,这老缅完全是在糟践东西,明明能值二百两的,让他们一顿瞎刻,五十两都不值了。”
旁边一个旗人文书也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样,不停的叨叨着。
本来嘛,他们乍一看到这么好的东西,个个都忍不住往怀里悄悄揣。
可是后面一看,太他妈多了,哪天不搜出来三五百斤的,对,都不是用件来形容,而是用斤。
看多了就麻木了,再也没多少人往怀里揣了,他们甚至都开始怀疑,这玩意到底是不是值钱了。
翡翠这玩意,缅北就是主产地,而在明朝,还不大流行这玩意,但是到了满清,翡翠的地位开始突飞猛涨。
虽然还没有像慈禧时期那样到达顶峰,但现在也不遑多让了,满人对这玩意更是属于刚需。
朝珠、官帽上的翎管,扳指,还有最常见的手镯,需求量非常大。
当然,与后世区别不小的是,后世的冰种、玻璃种这种高档货,在此时受限于开采技术很少见,同时也影响了审美,导致并不流行。
“哎哟,这玩意,李爷您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