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要矫情,那就是不知好歹了。
于是,他立刻让吴从周的户曹和由他监管的刑曹官吏们去办理。
几天后,结果让莫子布大为震惊,因为这些在他看来有些苛刻的条件,反而得到了更多的赞誉和欢呼。
失去了父兄丈夫的妇孺们正在担心未来的命运,现在得到了肯定的安排,心中顿时有了指望。
逃难逃的一无所有的男人们,也愿意让自己的姐妹女儿远嫁,换得一笔钱和大战结束后的土地,让全家能得以生存下去。
哪怕就是妻儿在身边的男人们,也觉得莫子布帮他们养着妻儿,他们为莫子布卖力是个很公平的买卖。
在他们看来,死了妻儿也有条活路,不死好日子还能回来,那还有什么可以犹豫的了。
这副场面,彻底击碎了我莫大将军身上带着的最后一丝,来自和平与生产力相当发达后世的矫情。
他更加清楚的认识到了,在历经三次工业革命带来的生产力大爆炸前。
吃饱喝足、无论灾年荒年都至少不担心被饿死,对于人类来说,已经是前所未有的好时代了。
后世人身上的牵绊与矫情,在这个人命比狗稍好,但绝对赶不上战马耕牛的时代,根本不值一提。
两天后,行军司马武世秀与兵曹参军鄚龙前来报告,两人认为这些安南妇人非常珍贵,不能随便分发下去。
用武世秀的话语来说,如今安戴地区的婚恋市场中,哪怕是暹罗女人都是抢手货。
就是上次带过去的两万多占婆妇人中,有些黝黑番婆都找到了人接手。
这些安南妇人懂得一些儒家纲常,能吃苦耐劳,勉强还能听懂一点点的粤语,所做饭食与粤人相近,耕种亦是好手,与唐女相差无几了,是很宝贵的资源。
莫子布一想也对,于是立刻下令,这些妇人按照武世秀和鄚龙的建议,按照军功赏赐给战士。
至于这些战士是选择赠送给兄弟、亲朋好友,还是选择高价转让,那就是他们的事了。
节约了一大笔军功赏赐的莫大将军心情极好。
随后冬月十二,从暹罗和嘉定来的大米赶到,一次性就运了八万石,粮食危机完全缓解。
莫子布于是一边让这些粮船把妇孺运走,一面积极开始布置准备北上顺化。
他估计郑主的大军已经快要南下了,于是准备先于郑主大军到达之前,打一打顺化,让郑军来的更匆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