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二十余起。
二十几年后嘉庆七年(1802)博罗天地会起义的时候,甚至一度达到了义军数万人的规模。
而此时的岭南三忠,在广东名声极大,四时八节都有人悄悄祭拜供奉。
之所以造成这种情况,不单是老广们有股不服输的精神,还因为清军在广东做不到斩尽杀绝。
老广们掌握着大海,打不过了能跑,还能跑到南洋修养生息,继而一代一代的把仇恨传续下去。
这是非常重要的,就像是广阔的北方和巴蜀等地,敢反抗的都被清廷杀绝了,无人传承仇恨、激励后辈,自然就没人反抗了。
是以莫子布一看他们的表现,就知道稳了。
说粤语的广东乡党肯定是支持他的,客家人就不用说了,他们都穷成那样了,能对清朝有多少好感,而且他们现在的一切都是莫子布给的,必然要追随他。
至于潮州人,莫子布这里不多,但现在还跟着他的潮州人基本都是铁杆,比如陈联和黄真这样的。
莫子布带着他们一起祭拜之后,立刻就对众人说道:“自甲申以来,多少忠臣义士为保卫国家流血,可他们百年之后,却连生平也无人评价。
这是咱们这些后人的失职,不能这么对不起他们,是以今与诸位到此,就先来为这些先烈上个谥号吧。”
人群中懂得人都是一凛,上谥号这事可不是一般人能干的,这得帝王来办,且还带着一份传承的意味。
但莫子布可不管这么多,这事他早就想办了。
从公来说,岭南三忠之首的陈邦彦因为担任过绍武朝廷的官职,而没得到永历王朝的谥号,这对他是十分不公平的。
其余广东等地殉国的官员没得到谥号的,就更多了,比如郭之奇等人,谥号还是乾隆给上的,这简直就是笑话。
往私人方面来说,莫子布这外公陈上川、曾祖父莫仕平等近亲也没得到谥号,正好一并给办了。
而听到莫子布提这个事,莫家的粤西乡党和陈家这边的明香人都是立刻欢呼了起来。
而遍布安戴地区和广南的客家人,也立刻同意,叶宪阳对着莫子布说道:
“无有大王,我们这些人就不过是山上兔鼠,河里的虾蟹,哪有今日富贵,因此无论大王作何选择,我们都跟大王走。”
莫子布也万分感慨,这些最后才投靠他的客家人,现在反而成了莫子布最可以依靠的族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