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扎鹿儿岛的京营立威军正在拣选仆从军,只要能识几个字,看得懂用汉字书写的简单命令,敢拔刀斩人,都可以成为仆从军。
当然,萨摩藩人不会叫自己为仆从军,而是叫做挺身队。
而成为了挺身队,立刻就能享受大虞京营军的最基本待遇,也就是伙食由军队负责。
也没什么好东西,不过就是一些海鱼、海虾煮熟再加一些酱料,握成一个个糙米饭团。
这伙食,立威军一般只在执行任务不方便的时候吃,真要平日里让士兵光吃饭团不吃类似盒饭的餐食,军需官和伙头兵是要被处罚的。
但这种饭团对于萨摩藩的下级武士、浪士、町士来说,简直就是无上的美味。
每顿三个拳头大小的饭团配上一碗用了一点点豆腐和猪油煮的大酱汤,神仙日子也不过如此。
山次郎就是这么觉得的,成为立威军的挺身队员之后,他不但自己吃饱了,甚至还能供养他那半瞎的老母亲了。
山次郎的母亲捧着一个看起来有些奇怪的饭团,美滋滋的吃着,之所以奇怪,是因为这个饭团湿漉漉的,看起来有很多口水。
当然有很多口水啦,因为立威军的饭团是给挺身队的,因为之后的战斗,苦活累活都要他们去干,身体不好可干不了。
所以饭团发下去之后,军官们都会要求挺身队员必须当场吃完,连大酱汤都要喝完不准带走。
但随着监管不是那么严之后,有些挺身队员会想法设法把饭团带出来。
山次郎就有这个绝活,他能把饭团含在照常跟人说话,而不被人发现。
“美味的饭团哦,太郎要不要也吃上一点。”突然,半瞎的母亲对着门口喊道。
老太太虽然眼睛不行,但耳朵非常好用,他听到了长子太郎的脚步声。
正进入屋内,跟这破屋子一样矮小的山太郎,闻言咽了口口水,面上却很快摇了摇头。
他知道母亲每天的口粮,就是这个弟弟山次郎偷偷带出来的饭团。
“我不饿,今天天兵从宁波府运来了好多铁炮,码头上的人都有活干,还管了一顿饭,三个大饼配一份纳豆,吃的可饱了。”
山太郎口中的大饼并不是面饼,而是一种红薯干掺杂少量玉米面和其他东西,压实的饼子。
由于生存压力比大陆上大得多,红薯、玉米这些相对高产的粮食,比在大陆上种植更加广泛,是此时倭人非常重要的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