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的土地就比北直隶百姓多得多。
此外,白莲宗西去的时候,由于朝廷的严厉督促,至少走了三百多万人,加上自发去填陕甘的快两百万人。
河南一省十年中少了差不多六百万人,土地也空出来了不少,最后嘛。”
伊秉绶脸上露出了玩味的神色,“这河南一省吸引了大量闽粤的投资,经济相对活跃。
同时,河南还有二三十万人南下去南洋过番了,因为他们能得到咱们闽粤人的承认。”
“哦,哈哈哈哈!”阿森听完,哈哈大笑了起来,脸上表情也非常玩味。
目前在大虞,有一个非常奇葩的现象,那就是相对排外,只认乡党的闽粤人却对河南人相当笼络,以至于基本当半个乡党看待。
这是因为,闽粤人大部分的族谱,都是攀扯到河南的。
一提祖宗,一定就是跟随某某某自河南南下某地,然后迁徙到此。
比如阿森的外祖家,族谱记载就是他们出自颍川陈氏,直系祖先是东汉名臣、大文学家陈寔。
南迁的始祖故居河南固始县,唐末随固始县大豪,五代王闽开国之主王审知南下,开闽后留在福建莆田,到了南宋末又随抗元义军不断败退到粤西安家。
从时间上看,其实是很经得起推敲的。
但有个问题,就是广东福建人基本都是这么号称的,而这其中有水分,大家也是承认的。
因为这片地方,当年是春秋越国公族,以及后来的闽粤、瓯越、南越、山越这些古越人的地盘。
其中肯定有一些家族的族谱是作伪的,又由于闽粤族谱大多是明清时期续的,到底自己的族谱靠不靠谱,后人也不太清楚。
那么,就只有一个办法了,让河南人,让老家人,来给自己背书。
所以这些年,大量闽粤人北上寻根,与当地穷苦了几百年老乡一拍即合。
而既然都来认亲戚了,自然对河南人也要接纳一些才行。
阿森明白了,这河南一省,先是战斗中消灭了大量土豪劣绅,又被白莲宗带走了几百万人,加上闽粤人为了认亲分了一些利益,所以日子竟然还挺好过。
当然,这个挺好过的标准,是相对于满清时期来说。
或者说在整个中华历史上,最底层的百姓,一天能两顿杂粮饼子吃饱,盐和香油、豆腐的摄入也都有个最低保障,那就真的是好日子了。
“是以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