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多维奇伯爵强忍着心慌,勉强再支撑了四十分钟。
眼看正面第三道胸墙已经快要被突破,而石楼则还是无法拿下,才只能咬着牙下令进攻石楼的莫斯科团撤了回来,然后将火炮瞄准仰攻的扬武军主力。
而面对罗斯人火炮的调头,董金凤在又顶了半个小时后,也只能无奈下令撤退。
不然顶着当头的火炮和排枪,守在罗斯人挖掘的胸墙后面,伤亡可就不得了了。
当然,在距离炮火最远的第一道胸墙,扬武军的士兵还是坚持守住了没有撤退。
入夜,古多维奇伯爵再次祭出了罗斯人在前面几次俄土战争中的绝技,那就是夜袭。
数百罗斯精兵手持大刀短斧,向着第一道胸墙摸索而去。
巧了,董金凤也是这么想的,中华军队也最擅长夜袭。
于是,双方在半路相遇,最开始还以为自己人黑灯瞎火走散了,后面才知道,我草,是敌人摸上来了。
噼里啪啦打了一晚上,都明白对方不会给自己这么大的破绽后,罗斯人留下几十具尸体,慌忙撤回到了山上。
及至第二日,双方都有些打不动了,因为前一天的搏杀太过惨烈。
罗斯人阵亡四百余人,伤一千多,且死伤人数还在增加。
因为伤者虽然不一定是要命的重伤,但是在这种野外,被铅弹打伤后,活下来的概率并不大。
对于山上的四千罗斯陆军来说,阵亡超过百分之十,伤亡接近百分之五十,这是一个非常可怕的数据。
而扬武军这边也不好受,阵亡四百多,特别是朱射斗的贵州团,阵亡两百多,石柳邓的那支松桃连全员负伤,三百人就牺牲了一百多人。
全军伤者则比罗斯人少一点,但也接近一千人。
这场恶战,使得双方明白了一个道理,双方的实力非常接近,扬武军由于武器上有优势,所以实际上战斗力还要略强一点。
罗斯人则依靠着地利带来的火力优势,抹平了战斗力弱一点的缺陷。
只不过,这也给了已经知道打不下去的古多维奇伯爵一个错觉。
因为他无法想象大虞拥有的五万万八千万人口是个什么概念,只是将中华当做一个大号的罗斯帝国在对待。
他以罗斯帝国的实力扩大一些来估计大虞,认为大虞的近卫军最多也就三万人左右的规模,那么作为京城守备部队的扬武军,就是第一档次的精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