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其词。
压根就没什么亲王,而是比利时王子莫公泽安排了人,要来给乔治.卡杜达尔这些朱安党人,送来利于刺杀的左轮手枪和新式高爆炸弹。
负责审讯的警察总监雷尼耶如获至宝,他根据这段话,不断进行加工,最后把目标锁定在了居住巴登的艾登海姆,与法国阿尔萨斯仅一河之隔昂吉安公爵身上。
这完全就是拿破仑授意的一场栽赃陷害的政治作秀,目的有三个。
首先从政治上来说,拿破仑需要向公众展示有波旁王朝血脉的贵族,依然在从事反对革命的事业。
那么为了保卫革命,必须要让他拿破仑.波拿巴担任革命者的皇帝,来保卫大革命的成果。
实际上,就是保障跟着拿破仑一起成长起来的革命政府新贵们的利益。
他们害怕波旁王朝复辟后会失去一切,也非常希望拿破仑当了皇帝后,他们可以当亲王,当公爵。
从个人方面来说,拿破仑需要利用这件事大规模清洗国内残存的保王党人,以及狠狠震慑流亡在外的保王党。
让他们不敢继续猖獗的利用刺杀作为手段,来威胁拿破仑的生命安全,拿破仑生怕自己哪一次不注意,就被这些人得手了。
最后拿破仑需要打击他最大的政敌,。
在此时的法兰西执政府,莫罗将军是唯一在军队中威望勉强能跟拿破仑抗衡的人。
因此执政府中所有反对拿破仑的势力和单纯讨厌帝制的人,都开始在莫罗将军的麾下集结。
拿破仑迫切需要用这次刺杀来栽赃莫罗将军,让国民相信莫罗将军勾结了波旁王朝的流亡者来刺杀他,企图破坏大革命成果。
如果单从这三条来看,拿破仑的目的全部达到,这场政治斗争他大赢特赢非常完美。
波旁王朝处心积虑要杀死拿破仑,确实让他的追随者们大为紧张。
就连在大革命中得到了贵族和教士集团一些土地的农民们都很紧张,他们开始主动要求拿破仑登基,建立能更加能保护大革命果实,也能对拿破仑进行更高规格保护的法兰西帝国。
莫罗将军也被拿破仑彻底打倒,牵扯进这桩刺杀风波,使莫罗将军名声扫地,被软禁在了西班牙,形同流放。
而在外面流亡的波旁王朝贵族们也被吓坏了,生怕像昂吉安公爵那样被抓回去处死,此后十年间,他们基本停止了针对拿破仑个人的暗杀。
但处死昂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