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诏:
废除通行于东洋五省和漠南、漠北以及漠西的老镇藩体系,原本镇藩中的顺义王到忠顺伯的爵位全部取消,置换成了新镇藩体系的公侯伯子男。
自此以后,大虞朝的爵位只分勋臣与镇藩.
勋臣就是神州赤县内的贵族爵位,分为国公、郡公、侯、伯四等。
有世袭罔替、代降和名号三等,代降是三代以后开始代降,名号则是第二代就降。
镇藩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爵,公爵冠以大公头衔,侯伯子男前面前部加君,以示与勋臣的五等爵有区别。
至于王爵中亲王和郡王,那是属于皇亲宗藩,不在这两类之中。
而且也不是简单把原本的镇藩调整成为现在镇藩,而是不出去拓殖的,就是勋臣,出去拓殖的,便是镇藩。
当然,在这个转换中,许多镇藩明面上的爵位是下降了的,不然还是太高了。
比如会津藩,他们是莫子布钦定的老镇藩最高爵位顺义王,但换成勋臣之后,就是会津伯。
全东洋最高的爵位,不过是原岛津氏的萨摩藩封了新原侯,一直在南京的原征夷大将军德川家治之子被加封为了江户郡公而已。
其余老镇藩中忠顺伯这种最低级爵位,甚至变成了辅国将军这种勋位。
而与封爵体系一起调整的,还有政治格局,从五年前开始,莫子布就在北京顺天府呆的时间越来越多了。
因为目前大虞最大的问题,不是什么寰球争霸,这方面没有多大问题,最大的问题,是南北的差距,甚至文化上的差异,都在迅速的拉大。
此时的大虞是有整个南洋的,甚至瞻洲(大洋洲)都有了两百多万人。
这使得帝国的领土,被急剧拉长,哪怕只从外东北的伯力算,一条直线拉到瞻洲也有一万多公里了,实际走起来,恐怕要接近三万公里。
这种情况下,特别是南方占据了如此多财富的情况下,整个国家在各个方面猛烈地朝南方倾斜。
广州代替了原本南京的地位,南京直接成了北京,南洋变成了沃野千里的江南。
而包括整个中原在内的北方,地位跟以前的塞外差不多了,单从经济上来说,传统的南方跟北方,已经完全不在一个层级了。
。。。。
北京顺天府,玉泉山,静明园。
五十八岁的皇帝莫子布穿着短裤和新式半臂(t恤衫),看起来跟四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