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它是英格兰的小弟,现在,则正式成为了大虞的小弟。
“我儿,既然你要在大虞为外祖母尽孝,朕当成全你的孝心,听闻你还没有正式的爵位,特册封你为果阿郡王。
并允许果阿向东南扩张领土,你也可以用郡王的身份,在大虞国内招募雇佣兵前往印度作战。”
莫子布的这个允诺,意味着在他同意英格兰王国控制绝大部分印度,但英格兰要通过看似非常正常的渠道把印度财富与大虞分享以外,还会在印度建立一个不大不小的葡属果阿政府。
“诸位宗亲勋戚,夏王早有让位与次子之意,欧陆的鲁藩治下匈牙利人已经开始自称西夏人,这两件事,大家一起议论下吧。”
大虞的宗人府,是个非常庞大,且很有权利的机构,有点类似于一个由皇帝控制的贵族议会。
这是由大虞的特殊国情决定的,如今算上最低一级的封臣镇守使,大虞一共有四百三十七个封臣。
这么庞大的数量,必须要一个庞大的机构来协调管理,光是爵位的继承等问题,工作量就小不了。
同时,大虞朝廷和皇帝本人想要这些人踊跃去外面开疆拓土,就不可能不在政治权利上进行让步,宗人府大会就是这个妥协的产物。
按照宗人府的规矩,皇帝在褫夺拓殖的镇藩爵位,收回封地这两项上,必须要先在宗人府大会讨论通过,上呈给皇帝,皇帝才能决定是否褫夺爵位,收回封地。
但说是这么说,在莫子布这个开国皇帝面前,这就是一个形式而已,它只能约束莫子布的子孙,不可能约束到莫子布。
甚至等皇太子大佬森继位的时候,宗人府大会也无法在这些问题上约束他。
因此,莫子布提出让宗人府大会讨论这些议题后没到半个小时,宗人府议会就有了决议。
通过了李献文将爵位越过长子传递给次子的要求。
鉴于鲁藩需要建立一个西方诸夏的需求,将鲁藩改为夏藩,未来称西夏国。
而现在的夏藩,则会在传给李兴泰之后,改国号为凉,以后就是凉藩了。
李献文也没有意见,夏藩改为凉藩,地位肯定是降了的,毕竟夏是古国,名头比周天子封的齐楚晋等大国还要响,而凉国则是后来才出现的。
但这就是代价,改变继承人就算理由再是充分,那也是违背此时礼法伦理的事情,不可能什么代价都不用付出。
“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