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9年,6月,奥地利地帝国基本准备完毕。
6月12日,奥地利皇帝约瑟夫一世和他的家人,以及奥地利帝国重要人物的家属,秘密前往了波佐尼,也就是后世斯洛伐克的首都布拉迪斯拉发。
之所以约瑟夫一世要秘密去波佐尼,乃是因为此时的奥地利帝国在奥斯特里茨战役后的条约中,被削弱得太狠了。
维也纳西面包括萨尔茨堡在内的上奥地利州虽然没有被正式割让,但基本已经完全由法兰西人控制了。
在法兰西人的控制下,大量依附于法兰西的神罗小邦国们在这里取代了奥地利人的位置,同时法军还在不远的慕尼黑驻扎了军队为这些小邦国撑腰。
也就是说,目前在维也纳以西,基本都是法国人的控制范围,法军只要愿意,三天内肯定就能赶到维也纳城下。
这就是奥地利人不得不全面动员的最大的原因,也是莫公泽修改了俄法的埃尔福特条约,声称法俄要瓜分奥地利后,奥地利上下信以为真的原因。
因为现实就是这样,法兰西确实在用莱茵邦联不断蚕食奥地利的领土,沙俄也对波西米亚垂涎欲滴。
莫公泽骑在战马上,率领着一万士兵向战场赶去。
看到他的旗帜,大量穿着简陋衣服,扛着老式滑膛燧发枪甚至是火绳枪的奥地利兰德维尔步兵,立刻让开了中间道路。
兰德维尔在奥地利德语的意思是保家卫国,属于民兵性质,放到中华这边就是团结兵、义从郎。
虽然弗朗茨一世向莫公泽表示帝国只有六万军队,但这六万是奥地利现在能动员的精锐正规军。
实际上奥地利此次孤注一掷,算上兰德维尔这种民兵,起码征召了十二万人。
而等路边的兰德维尔们看到是莫公泽本人在旗帜下面之后,他们立刻欢呼了起来,许多人甚至是恭恭敬敬的施礼完毕后,才开始欢呼的。
民族主义就是这么奇妙,在外人看来,莫公泽明摆着在抬高匈牙利人的地位,是要分裂帝国的,奥地利人应该非常反感他甚至是反对他。
但实际上,莫公泽在奥地利人的心中,地位仅次于皇帝、卡尔大公,是这两位之下的第三人。
因为在奥地利人看来,莫公泽压根不是什么匈牙利人,他是特蕾莎女王最喜欢的孙子,是在特蕾莎女王怀抱中长大的哈布斯堡家族主要成员。
至于他的赛里斯皇室血统,那不更加证明斐迪南亲王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