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兰西这次输的有多惨,看看拿破仑的位置就知道了。
他一口气从距离维也纳只有十二公里的多瑙河以南,跑到了四百公里外的慕尼黑才停下来。
差不多十万大军跟随拿破仑东征,最后回到慕尼黑的只有三万多人,光是准将以上的军官就战死了二十四人,占全部将官的三成还多。
当然,不是剩下的七万多法军都没了,而是其中很大一部分跑散了,也有些脱离安西军的追击后,就选择在重要城镇据险而守,稍微屏障一下他们的皇帝拿破仑。
1809年,7月22日。
法军和奥军再次于慕尼黑以东七十公里左右瓦尔德克莱堡发生战斗,不过并不激烈。
卡尔大公指挥的奥军六万多人加上七千夏藩军,与拿破仑亲自指挥的两万法军和三万莱茵邦联军,根本就没有发生十几万人全军压上的战斗。
实际上也就双方的前锋一万多人打了打,各损失千把人后,奥军就主动选择了后退。
原因很简单,奥军没有弹药了,目前奥军的火药,人均只有两小袋,最多能打三十发,炮弹全军不到一千发。
在上一次反法同盟的奥斯特里茨战役惨败后,奥军不但赔了巨额军费,军队还被限制在六万人的规模。
这六万人,可不是说双方签个字就了事的,而是要检查装备,拆除兵工厂的。
也就是说,奥斯特里茨战役后,奥地利的兵工能力被极大削弱,大部分车床都被拉到法兰西去了。
同时由于大陆政策的封锁,英格兰的补给根本就运不进来,奥地利想要在其他地方补充,也补充不到。
当然法军也打不动了,拿破仑在亲临瓦尔德克莱堡之前,阿斯佩恩-艾斯林之战的统计也出来了。
法军战死九千六百多人,其中被安西军突袭的这一战尤其惨重,拉纳元帅和圣伊莱尔将军战死,圣伊莱尔师三千多人几乎全军覆没。
虽然这不是老近卫军,但也是老兵居多的法兰西帝国精锐,他们的损失,根本不是短时间能补得回来的。
除了战死外,伤员陆续死亡超过一万五千人,还有差不多同样数目伤兵被奥军俘虏,想来也基本不会活下来多少。
这也是这个时代伤亡一起统计的原因。
就这医疗水平和投入,哪怕被铅弹一发打在腿上,活下来的概率也不到一半。
至于打中胸腹,基本就是十死无生,很多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