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山招待所,杨荣房间,这是位于招待所二楼一处套间,虽没有朱棣房间视线那么好,却也是上好的房间。
相比大明的驿站,这房间中有柔软贴身的沙发,干湿分离的浴室,甚至还有抽水马桶。
饶是杨荣这个大学士,到了房间也适应了好一会儿,见得马桶还能冲水,自是啧啧称奇的。
好不容易熟悉了房间中的家具,他正准备更衣梳洗睡觉,却听门外响起了一阵敲门声。
这敲门声很节制,既不是一直敲,也不是很用力,倒像是家里下人夜间有事要通报那等敲击。
“谁啊?”杨荣听此,急忙来到门口,打开房门,见得来人便惊道:“太孙何故深夜前来?”
朱瞻基一见杨荣,当即便行一礼道:“深夜叨扰,还望杨师恕罪,因弟子有一事不解,特来相询!”
杨荣见他有些魂不守舍,便放开了房门道:“太孙且先进屋,外面风大,免得着凉!”
朱瞻基点头应诺,便入了房间,待杨荣关上了门,慢示意朱瞻基坐下,又借着热水泡了一壶茶来,亲自给朱瞻基倒上,随之又道:“不知太孙有何事相询,外臣必然知无不答!”
言行举止之间,透露着几分熟悉,因为杨荣不仅是朱高炽的师父,同样也是朱瞻基的师父。
在永乐九年,他回家奔丧,归来之后,便被安排到了文华殿带诸皇孙读书,朱瞻基自也在其列。
就连去年朱棣北征之时,杨荣也负责掌管玉玺,同时负责给朱瞻基讲说经史。
因此二人的关系不可谓不亲近,现在虽然到了琼州,也没有生疏半分。
不过杨荣虽如此问话,朱瞻基却没有直言,而是顾左右而言他道:“不知杨师可还能熟悉此间气候?”
“说来也怪,北方正是积雪之时,此间却是温暖如春,暖则暖罢,夜间却有些湿冷,不同于我京师气候!”
杨荣见其没有直言,自是心念一动,他知道这个皇孙心思颇为深沉,不似其父,倒类似其叔。
现在深夜前来,自然不会是来问候他习不习惯那么简单,不过秉承着你不问我不说的原则,索性笑道:
“若单是此事的话,太孙勿忧也,老臣祖籍福建,冬天比这琼州还湿还冷。”
“相比起来这琼州一地得天独厚,冬日尚且如此温暖,虽谈不上宜居,却也宜人!”
朱瞻基听此,便笑道:“若依杨师之言,弟子也就安心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漏屋逢夜雨 作品《朱棣:我家老四,在搞工业革命?》第二十七章 夜间密谈,老爷子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