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问杨师,若是皇爷爷真改立太子,瞻基又当如何是好?”
而杨荣面对朱瞻基询问,则依旧还是那副和善的笑容道:“太孙不必担忧,陛下必然不会改立太子!”
“可是......!”朱瞻基还想说话,杨荣却直接摇了摇头:“没有可是,太孙切莫忘了一点,琼王生母乃是吴惠妃,并非仁孝皇后。”
“虽说当即皇上并非长子,但却是嫡子,自古以来,虽有长贤之分,却无嫡庶之争!”
“若说陛下独有太子一嫡,那琼王或许有一丝机会,但如今陛下有三嫡一庶,怎么轮都轮不到琼王!”
“且如今,陛下早已立下太子,永乐九年复立太孙,此为朝野共知,天下共识。”
“若是太子刚立两三年,太孙未立,尚有余地,如今太子监国十余年,仁孝之名早已深入人心,太孙又何复忧?”
他说这话,就是在隐隐告知朱瞻基别慌,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你的背后还有上千年的儒家观念,还有受了太子十几年恩惠的百官。
诚然,琼王朱高燨确实很优秀,但绝对没有官员会希望朱高燨上位,包括他杨荣。
朱高燨庶出的身份是一方面,其人的离经叛道是另一方面,最重要的在于朱高燨上位之后,必然会动摇当前的制度。
而这些制度有些可以动摇,有些却不能动摇,比如人人平等这种观念,就是动了地主和贵族的蛋糕。
这些人非富即贵,掌握了大量土地,怎么会赞同主动交税?便是他杨荣嘴上称赞这个观念,落到实地他也不会赞同。
朱高燨之所以能在琼州搞这些,是因为琼州就是一穷二白,啥也没有,基本没有反抗者。
可如果全套给搬到大明境内,那显然会引起国家动荡,这无论是他,还是朱棣,都不乐意看到。
所以他现在才会对朱瞻基如此安慰,总之就是别慌,有的会是人来支持你!
这一番言论一说出,朱瞻基顿时便精神了不少,他要的就是这种表态!
既然杨荣都直接表态了,那百官必然也会支持他,有了百官支持,朱棣的想法也就不那么重要了,毕竟,他爷爷已经老了!
“那不知岛上这段时间,瞻基又当如何动作?”安心了之后,朱瞻基再度询问。
虽说他已经安心了不少,但毕竟还在人家岛上,他不知道该以什么态度去面对自己四叔。
“多看,多听,少说!”杨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漏屋逢夜雨 作品《朱棣:我家老四,在搞工业革命?》第二十七章 夜间密谈,老爷子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