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凡旁边不远处的一桌6个女生,便啃着窝头讨论。
“这一期的上海文艺都看了吗?晨东的摆渡人写得真好,那种绝境中依然不放弃希望的精神,让我非常感动。”
“摆渡人我看了,也很喜欢,不过江南文艺陈凡的新作芦苇荡也很好,他以抗战为背景,写出了江南农村儿女不惧船坚炮利,敢于与侵略者斗争的故事,菊儿敢爱敢恨、老三舍身报国,我都看哭了。”
“还有还有,咱们京城文艺的作者土豆写的旧事,讲述了横跨半个世纪的一家人的生活,土豆一定是个很有生活阅历的老作家,只是因为前几年的大风,让他不敢以真名示人,只是很奇怪,为什么要取一个叫‘土豆’的笔名呢?”
“我知道,他肯定是在最困难的时候,依靠土豆度日,所以以此作为纪念!”
“啊,还是你聪明,一定是这样!”
陈凡差点被一口烟呛住,连着咳嗽了好几声。
这一下吸引住几个女生的目光,她们竟然连土豆都不聊了,压低声音小声讨论起陈凡来。
“这是哪个专业的同学呀?”
“不知道,没见过,待会儿回去打听打听。”
“要不,过去问问?”
“小妮子发春了吧,你敢去问?”
“我、我不敢。但你敢呀,姐,你去吧!”
“啐,我要是敢去,首先戳你们的眼睛,都快黏上去了。”
陈凡嘴角微抽,又抽出一支烟点上,她们的小声在自己耳朵里跟打雷没什么区别好吧。
正在想杨菊她们打电话,总不会跟自己打长途一样要等几个小时吧?
这时便看见张翠娥、刘丹和汪春玲快步跑了进来。
随后买饭菜、吃饭,同时继续等。
半个小时不到,杨菊和黄莺便先后赶到。
两个女生见到陈凡也很兴奋,坐在板凳上扭来扭去,就是静不下来。
陈凡一直笑呵呵的,陪着她们聊了各人的近况,谈到某些问题的时候,也会给一些指引。
只不过现在教学秩序还没有完全恢复,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今天的事,学生出去一整天,还怎么上课?
所以很多事情都没法说,只能等大佬发话,形势才会有所变化。
他也只能叮嘱她们要继续自己学习,做好自己的本分,等待时机一到,就全身心扑到学习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