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装傻充愣,有的人却死不撒手。
其实都是在开玩笑。
陈凡只是稍微表达了一下罢工的意思,何青生便果断松口,答应回去就跟上级商量,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还是按照总共35%的比例,给他分配外汇留存。
还是那句话,真正的外汇并没有损失,他拿到的,只是根据原来所得份额、兑换出来的外汇券,确实对大局没什么影响。
反过来,如果陈凡坚持按照个人外汇收入进行分配,那么拿到的比例可就不只是这个数字了。
参照沿海华侨从海外收到的侨汇,以前是按照20%到50%不等的比例,获得侨汇券,同时将外汇按照官方汇率全部兑换成本币,他们拿的就是侨汇券和本币,可以不用票证购买紧俏物资。
而外汇券实施之后,就不用这么麻烦了。
如果海外的亲戚给他们寄回来100美元,内地收到款项之后,将直接按目前1:1.5的官方汇率,换成150元的外汇券给他们。
当然,这个汇率是浮动的,什么时候兑换,就按什么时候的汇率算。
陈凡的稿费属于个人收入,在目前来说,属于是界限模糊的空白领域,因为全国都只有单位创汇,哪来的个人创汇?
偏偏他这个人不一样,海外出版社是他的关系、人家也是冲着他的作品才签约,就连作协其他作家给海外供稿,严格说来也是占了他的便宜。
如此一来,原则上他可以通过单位、按照非贸易创汇规定进行管理,但也可以绕过单位,跟侨汇收入一样,直接算是个人收入。
这里面的区别,就是陈凡可以获得多少外汇券的差额。
通过单位创汇当然也有好处,单位会为陈凡解决很多手续上、官面上的事情,并挡下某些眼红外汇的人,让他少了很多麻烦事,这也是陈凡没有绕开单位的主要原因。
可如果绕开单位的话,那些算不上伤害、却难免让人心烦的小麻烦事,就得陈凡自己去面对。反正他又不缺钱,外汇券的差额也不代表收入的减少,又何必自找麻烦呢?
所以如果可以的话,陈凡也希望能维持现状。
底线和现实情况大家都清楚,何青生只是稍微拉扯了几句,算是熟人之间的小玩笑,便果断答应。
要不然能怎么办呢?
单位虽然可以为陈凡挡下不少麻烦,可除了作协,其他单位也可以,所以现在是作协需要陈凡,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