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干咳一声,连比带划地跟他讲自己的思路,“我是这么想的,领导把我调过去做行署专员,主要目的是为了推动改革,但是改革不能乱改。
我的想法,还是从工厂着手、从技术革新着手,”
听到这里,陈凡眉头微皱,但并没有打断他的话,而是耐心倾听。
他这一说,就是小半个钟头,虽然只是讲了个大概,但陈凡已经明白了他的思路。
总的来说,就是搞一个“技术创新大比”,通过推动云湖地区各个工厂进行技术革新,有产出成果的,就可以获得政策和资金倾斜。
再利用这家工厂,兼并某个范围内同一行业的企业,从而将整个地区的企业单位资源都整合起来,由小变大、聚星成火。
之前就解释过,这年头的企业虽然都是公有,但也分上头是哪个“妈”,系统不同、隶属的单位不同,企业的规模大小、技术实力、市场竞争力也大有不同。
现在杨康年的想法,是将云湖机械厂作为标杆,通过技术革新、企业兼并,达到资源整合、提高竞争力和企业效益的目的。
企业单位的效益提升之后,自然会进行扩产、扩招,并增加职工福利,职工有了钱,就会扩大消费,然后经过一系列的社会行为,繁荣云湖地区的经济、提升群众生活质量。
总的来说,杨康年是严格遵守了上级要求的“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要求,并通过“改革”来达到推动社会发展、经济繁荣的目的。
有切入点、有思路、有可行性的过程。虽然还是逃不过“行政干预”的手段框架,但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已经算是很不错了。
等他说完之后,陈凡喝了口茶,又抽出一支烟点燃,看着他问道,“杨叔,您是行署专员,还是主管工业经济的副专员?”
杨康年眨眨眼,立刻反应过来,“你是认为,我的发展思路过于重视工业,忽略了其他方面的情况?”
陈凡耸耸肩,没有说话。
但意思很明显,恭喜答对。
可惜没奖励。
杨康年眉头紧皱,说道,“我是这样想的,以工业为切入点,在取得一定的成绩之后,我的话语权应该也会更高,到时候就可以通过工业拉动农业发展。”
说着用手指敲了两下桌子,笑道,“就像机械厂、棉纺厂帮扶卢家湾一样。要是没有这几个大厂采购卢家湾的农产品,他们的发展也不会这么快吧?!”
陈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