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心的说道,“拜师礼嘛,讲究个‘六礼束脩’,图个吉利兆头!芹菜——勤快好学;莲子——夫子苦心;红豆——红运高照;红枣——早早高中;桂圆——功德圆满;再切条上好的干肉条,表表心意!礼不在多重,心意到了,夫子就欢喜!”
王金宝听得连连点头,心里默记:芹菜、莲子、红豆、红枣、桂圆、干肉。还好,都是能弄到的实在东西。
“还有一桩,娃娃中午吃饭咋办?”王金宝问。
老杂役补充道,“蒙学地方小,没灶房,要么自己带干粮,要么每月交二百文钱,在隔壁张婆子开的饭搭子那儿搭伙,管一顿晌午饭。”
“二百文”王金宝心里飞快算了笔账,一年下来也得二两多!但想到儿子瘦小的身板,马上就是大冬天了,带的饭肯定都凉了,啃冷馍肯定不行。
“搭伙!必须搭伙!”他立刻做了决定。
最后打听到最费钱的,是买书和笔墨纸砚。
王金宝揣着钱,带着一种近乎朝圣的紧张心情,找到了镇上唯一一家兼卖文房的小书铺。铺面不大,一股陈年的墨香和纸张的的味道混合在一起。
“掌柜的,蒙学开蒙,要买的东西都有吗?”
柜台后面一个穿着半旧长衫的老头抬了抬眼:“三字经、百家姓,必备。纸笔砚墨也有。”
老头转身,从架子上抽出两本薄薄的小册子,蓝布封面,纸张泛黄。
王金宝小心翼翼地接过来,手指都不敢用力,生怕捏坏了。他翻开一看,里面是密密麻麻的墨字,他一个都不认识。
“这两本多少钱?”
“三字经一两,百家姓八百文。”老头的声音平淡无波。
“啥?!”王金宝差点跳起来,眼珠子瞪得溜圆!这两本加起来还没他巴掌厚的书,竟然要一两八钱银子?!“这这怎么恁贵?”他脱口而出,声音都变了调。
老头似乎对这种反应司空见惯:“话不是这么说。雕版、纸张、墨料、人工,哪样不要钱?读书,本就是费钱的事儿。”
王金宝只觉得心口抽疼,他捏着那两本轻飘飘却重逾千斤的书,手都在抖。可想到儿子的身影,想到那草药换来的银子,想到狗娃以后也能用
他狠狠一咬牙,从怀里掏出那还带着体温的散碎银子:“买!”
接着是笔。老头拿了几支出来,最便宜的一支秃锋小楷,也要三百文!王金宝这会已经麻木了,闭着眼点了头。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Diki粑粑 作品《寒门屠户之子的科举日常》第11章 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