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宝看着这个熟悉又有些陌生的儿子,心头一阵恍惚,仿佛昨日还在病榻上孱弱的小儿子,转眼已能担起家中的重担,能为家里的事情操心了。
“爹,娘,”王明远清了清嗓子,声音清晰而平稳。
“我在赵夫子借给我的几本游记杂书里,翻到一个古方子,是做‘卤味’的。”(这当然也是王明远胡诌的,能扯着赵夫子的大旗,相信家里人能更容易接受点)
“卤味?”王金宝皱眉,对这个词有些陌生。赵氏和大嫂也露出疑惑。
“就是用特制的香料汤水,把肉、下水这些东西煮熟入味。”
王明远解释道,“书上说,这法子做出来的东西,香浓入味,久放不坏,冬日里吃着暖身子,也好下饭。
最重要的是,咱们家里现成的材料就能做——爹杀猪留下的猪头、猪下水,不都能用上吗?”
“下水?”大嫂刘氏忍不住出声,带着疑虑,
“那东西腥臊味重,洗都洗不干净,镇上酒楼里倒是卖卤肉,可人家用的是正经好肉,咱这下水能有人要?”她担心白费功夫和柴火。
“是啊三郎,”王金宝也迟疑道,“咱这穷乡僻壤的,谁会花钱买下水卤的玩意儿?再说了,香料从哪里来,应该也不便宜吧?”
王明远早有准备,沉稳答道:“大嫂,书里说了,这卤制的法子讲究‘化腐朽为神奇’,只要香料配比得当,处理干净,下水也能做得比肉还香!”
“香料我去看过了,镇上的药铺就有卖。是得花些钱,但一次买来能配出不少卤水,这卤水只要保存得当,越用越香,叫做‘老汤’,以后每次卤东西,添点水加把盐就成,长远看是划算的。至于销路”
他顿了顿,眼中闪着光,“镇上脚夫、扛活的,赶集的小贩,天寒地冻的,谁不想花几文钱买块热乎、油水足又顶饿的卤味尝尝?咱定价便宜些,肯定有门路!退一步说,就算卖得慢些,咱自家过年也能当个硬菜,总比下水白白糟蹋了强。”
他条理分明,利弊分析得清清楚楚,还点出了可重复利用这个关键概念。
王金宝听着,紧锁的眉头渐渐松开。
赵氏看看丈夫,又看看儿子,低声道:“他爹,三郎读书多,见识广要不,试试?”
王金宝沉默地抽了几口烟,烟锅里的火星明明灭灭,映着他沉思的脸。
半晌,他猛地一磕烟锅,发出“笃”的一声响:“成!听三郎的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Diki粑粑 作品《寒门屠户之子的科举日常》第17章 卤味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