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卤肉生意红火,家里也的确攒下来不少钱,扣除母亲和父亲固执的攒下给自己科举的钱,另外的钱早都够起几房新的院子。考虑到二哥马上成亲,虎妞和狗娃也慢慢大了,大哥和大嫂还又有了一个女儿,就更住不下了,于是就着手改建了房子。
原本低矮破旧的土坯房,旁边如今已变了模样。
旧屋还在,现在则养了更多的猪,还能晒更多的草药,另外还要每天熬煮很多的的卤肉卤味,现在基本上被用作“王氏工坊”的用途了。
旁边新起了半圈青砖大瓦房,围成一个敞亮的半“回”字形小院。
新瓦房顶上铺着整齐的黛瓦,檐角还特意嵌了镇宅的兽头瓦当,透着庄户人家难得的体面,父亲和母亲说这是证明咱家有读书人的底蕴。
院墙也由土坯换成了结实的青砖,看着就清爽利落。
此刻,院门上贴着斗大的红双喜字,门顶上挂着红绸。
院子里,大嫂刘氏正指挥着几个帮忙的村妇,往晾衣绳上搭晒新浆洗的被面、枕套,大红的底色在夕阳下格外耀眼。
王明远刚踏进院门,一个穿着小红袄、扎着两个小揪揪的身影,就像只欢快的小雀儿,跌跌撞撞地从堂屋里冲了出来,直扑到他腿边。
“三叔!三叔!”小奶音又脆又亮,带着毫不掩饰的欢喜和期待,“糖糖!要糖糖!”
正是大哥王大牛和大嫂刘氏的闺女,他的小侄女,大名唤作王盘锦——这是去年王金宝发话,让王明远给家里新一辈重新取的名儿。
其实小名和虎妞如出一辙,叫做猪妞,因为家里养了很多猪。
王金宝觉得,家里如今也算“书香门第”了(起码有个读书的),小辈的名字不能再是“虎妞”、“狗娃”这般土气,得有点“文人气质”。
于是,大哥王大牛改名“王明心”,二哥王二牛改名“王明志”。虎妞得了个“王玉珠”的雅名,狗娃则叫“王心恒”。
王金宝还大手一挥,定了规矩:往后王家男丁,从“明”字辈,如明心、明志、明远,取明心志意的顺序。
女孩儿则从“玉”字辈开始,如玉珠,接下来是盘,取玉盘萤流的顺序。
虽然这取名规矩在真正的书香门第看来或许有些简单甚至不通,但王金宝觉得响亮、有讲究。
赵氏也觉得比从前好听得太多,王明远自然从善如流。
反正名字嘛,叫顺了就好。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Diki粑粑 作品《寒门屠户之子的科举日常》第24章 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