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兴致勃勃地介绍着每道菜的来历和讲究,言语诙谐风趣,态度随和,全然没有半点官架子。
说到兴起处,还讲起了自己在江南为官时品尝过的几道名菜,听得王明远也渐渐放松下来。
王明远起初还有些拘谨,小口吃着,尽量保持斯文。
但架不住崔知府的热情,加上这饭菜确实美味,远超他平日所食,慢慢地也放开了些。
崔知府似乎很满意他的“放得开”,席间谈笑风生,对王明远的才学和务实精神赞不绝口,言语间颇多欣赏之意。
酒足饭饱,仆役撤下残席,重新奉上香茗。
崔知府捧着茶盏,看着王明远,笑眯眯地说:“明远啊,今日与你一叙,本官甚是欣慰。少年英才,心系黎民,实乃我长安府之幸。”
他放下茶盏,语气郑重了几分:“你那份策论,本官会着人再行润色完善,不日便在长安府辖境先行预备推行。
若行之有效,本官定当据实上奏天家,陈明利害,力荐此策!
届时,本官亦会附上你的名字,言明此策乃你首倡之功!”
王明远闻言,心头剧震!
上奏天家?附上他的名字?
这这完全超出了他的预料!
他原本以为,自己的策论能入知府法眼,被采纳一二,就算不错了。
最多像县试那次一样,被拿去用了,得点口头嘉奖。
万万没想到,崔知府不仅要在长安府推行,还要上报朝廷!更要署上他的名字!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他的名字,有可能直达天听!
意味着他一个小小的童生,其见解有可能影响朝廷的救灾方略!这简直是泼天的机遇!
一股难以言喻的激动和羞愧瞬间涌上心头。
他之前还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觉得这位白白胖胖的知府大人可能是个贪官,可能只是想白嫖他的策论。
如今看来,自己真是目光短浅,小觑了这位父母官的气量、眼光和担当!
王明远猛地站起身,对着崔知府深深一揖,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激动:
“学生学生惶恐!学生些许浅见,能得大人青眼,已是万幸。
大人愿采纳推行,上报天听,此乃利国利民之举!
学生学生感激不尽!至于署名学生不敢居功,全赖大人提点完善之功!”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Diki粑粑 作品《寒门屠户之子的科举日常》第56章 知府相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