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但随即话锋一转,追问道,
“想法很好。可若你为一方父母官,发现当地豪绅勾结胥吏,侵吞赈灾粮款,致使饥民遍地,你当如何?”
王明远眉头微蹙,这个问题他曾在策论中模拟过,便答道:“学生当彻查此案,收集证据,按律严惩,追回粮款,开仓赈济!”
“嗯,按律严惩。”崔知府不置可否,又问,
“若你查出,那豪绅背后,有州府上官的姻亲关系网,甚至牵涉到州府某位大员的门生故旧,你一封弹劾奏章上去,非但未能扳倒对方,反被倒打一耙,斥你‘诬告上官’、‘扰乱地方’,你当如何?”
“这”王明远语塞了。
他前世今生,说到底还是个没真正踏入过权力漩涡的“学生”,面对这种赤裸裸的官场倾轧和盘根错节的关系网,他一时竟想不出万全之策。
按律法?律法在绝对的权势面前,有时也显得苍白。
硬顶?那可能真的会粉身碎骨。
看着王明远眉头紧锁,一时不知如何作答的模样,崔知府脸上并无责备,反而露出一丝了然的笑意。
他端起茶盏,轻轻吹了吹浮沫,慢悠悠地呷了一口,才道:
“你可知,我与府学的柳教谕,乃是多年故交?”
王明远猛地抬头,眼中闪过一丝惊讶。
柳教谕?他瞬间明白了什么,心头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暖流和感激。
原来原来背后是柳教谕!
崔知府看着他的表情变化,微微一笑,证实了他的猜想:
“不错。柳老头对你,可是推崇备至啊。
他说你天资颖悟,根基扎实,更难得的是心性沉稳,胸有丘壑,尤其那份务实济民的心思,远非寻常只知死读书的学子可比。
他深知你心中藏着不少利国利民的良策,只是”
他顿了顿,目光变得深邃,
“只是这官场,并非仅凭一腔热血和满腹经纶就能畅行无阻的。
柳老头自己便是前车之鉴,他当年才学不斐,却因性子太过耿直,得罪了上官,蹉跎半生,只能屈居府学教谕一职。
他怕你重蹈他的覆辙,一身才学抱负,最终埋没于乡野,或是折戟于这官场的倾轧之中。”
崔知府的声音低沉了几分,带着一丝感慨:
“所以,他才恳请我收你为徒。
不是让你跟我学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Diki粑粑 作品《寒门屠户之子的科举日常》第78章 为官之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