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公里之上,是另一个世界。
这里没有风,没有声音,没有灵气的潮汐。只有永恒的黑暗与冰冷,以及遥远星辰投来的、不带一丝温度的微光。
在这片死寂的虚空中,一颗“陨石”正沿着固定的轨道,与脚下的蔚蓝星球保持着完美的同步。
它看起来毫不起眼,外壳是斑驳的暗色,模拟着宇宙尘埃和微小撞击留下的痕l迹,完美地融入了环绕行星的无数太空垃圾之中。数千年来,它就这么静静地漂浮着,像一口被遗忘在太空中的棺材,沉默地见证着下方世界的朝代更迭,沧海桑田。
它的大部分系统都处于最低功耗的休眠状态,只有最基础的环境监测单元,在汲取着微弱的恒星能量,维持着自身的存在。
直到刚才。
那道从行星地表喷薄而出的金色光柱,其狂暴的能量余波以光速扫过这片空域。
对于这颗“陨石”而言,这并非光,也非热。
而是一组数据。
一组严重超标的数据。
警告:检测到高强度定向能量释放。能量级:7.3。源坐标锁定。
协议a-17被触发。
唤醒主系统
“陨石”斑驳的外壳下,一道微不可见的缝隙中,亮起了一点比星光更冷的光。那光芒没有扩散,只是在内部的晶体结构中流转了一瞬,便再次隐没。
沉睡了不知多少个世纪的核心程序,被瞬间激活。
它没有实体,只是一段纯粹的逻辑。
开始分析能量特征
成分:未知高维粒子,混合基本粒子流。
结构:高度有序,非自然形成。
结论:智慧文明造物。
冰冷的逻辑链在万分之一秒内完成。紧接着,更多的传感器阵列从休眠中苏醒。这颗“陨石”不再是死物,它活了过来。
它无声地调整着自己的姿态,几十个隐藏在岩石伪装下的复合式感应器,如同昆虫的复眼,精准地转向了下方星球的能量爆发点。
海量的数据流涌入它的处理核心。
大气成分、磁场强度、地表温度、文明活动迹象一切都在与它的数据库进行比对。
数据库中,关于这颗代号为“盖亚-371”的行星,标签十分简单。
文明等级:0.2(原始)
技术水平:铁器时代,部分区域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真的不爱西红柿 作品《巨炮修仙:跟我大炮说去吧》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