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没闲着。
这两艘装巡带了少量轻巡,从凌晨一点多开始,就对着法军已经夺取的尼奥波特镇阵地反轰击——
那片地方,当天前半夜的时候,就是德军在守、法军在攻、布军战列舰提供火力掩护。
法军好不容易靠着友军的持续支援终于夺取了镇子,结果谁知没过多久,友军的战列舰就被纷纷打爆了。
然后法军就愕然发现,轮到敌人的战舰来炮轰了!
刚刚占领住废墟、还不怎么熟悉地形的法军进攻部队,也因此又被狠狠消耗了一波,炸得人仰马翻士气极度低落。
当初德军是有心理准备的,知道怎么打弹性防御,也准备了后续防线和转移士兵用的小船。
法军可没有任何弹性防御的准备,挨的炸都是结结实实的,一通乱炸至少又死了好几千人。
而希佩尔的这一系列操作,又能被敌人解读为“为了突围、为了掩盖自己的真实位置,而疯狂搅混水”。
一时间,海峡对岸的情报系统也因此出现了巨大的混乱。
有些急报显示希佩尔就在敦刻尔克、他炮击完敦刻尔克就直接往东北折返要回本土了。
但另一些情报,则显示他在尼奥波特,甚至是奥斯坦德,他要从那里再往东北返航。
最离谱的说法,甚至说他抵达了尼德兰半岛拐点处的港城弗利辛恩,然后要紧贴着海岸线、破坏尼德兰的中立地位强行北上。
一下子传回三条消息,每一条显示的北归路线,彼此东西方向上都隔了至少一个小时的航程。
这让戴维贝蒂信哪一条好?
最终,贝蒂考虑到沃顿大臣的怒火,考虑到大臣已经让他立军令状决不能让希佩尔突围。
贝蒂也只好把他的战巡分成三队,每队两到三艘,拉成了一张从西到东横跨六十海里的搜索网。
不管希佩尔撞到了这张网上的哪一个点,其他点的援军都能很快赶过来围杀。
同时贝蒂也知道,自己分兵之后,任何一队遇到希佩尔,都会形成局部兵力劣势。
所以他要求,各个分舰队在发现敌人后,绝不要恋战,就保持距离拖刀稳住,然后发电报让友军全部赶过来,等合围后再决战。
布军战巡相比于德军战巡,还是有微弱的航速优势的,所以贝蒂还是可以做到“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这一点不用怀疑。
另一边的希佩尔,在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