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丹麦轻机枪被截获后,有些也陆续投入了前线部队,但因为枪管口径不一样,大部分枪都花了点时间改枪管、以适配792口径的毛瑟子弹。如今伦德施泰特的营不够新式轻机枪,就用老的凑数,反正子弹可以通用。
丹麦货射击精度和防卡壳、射速方面都不如mg15,但重量是真的轻,伦德施泰特也不算亏。
而博克和鲁路修所在的营,还得为mg15挑选体格最强壮的士兵来担任主机枪手,毕竟需要端着装上弹链后全重超过20公斤的机枪爬坡冲壕。
每个营连排班都分配好武器、编组好各自的任务。
此后几天,就是针对士兵技战术水平的特化训练。
原先德军当中没有那么专业的掷弹兵和轻机枪手,选入轻机枪组的士兵就得额外加练快速架设部署轻机枪,以及扛着枪越野行军。
掷弹筒兵们,则是在按照鲁路修临时交代的一些简易偷懒办法,强化掷弹筒仰角确定训练。以便将来发射榴弹时,能更精准地确定发射筒的初始仰角、让射程远近更容易把握——原先那种掷弹筒随缘打法,实在是太看脸太看经验了。
而负责近距离投弹的专业掷弹手,则是在用模型手榴弹,加练投掷发力技巧,系统性地学习如何感受和控制投弹距离。
现实作战可不像吃鸡游戏那般、丢雷前还有个可视的预瞄抛物线。怎么个发力手感能扔多远,都是要用模型反复磨合训练的。
最后,鲁路修还给所有改用了冲锋枪的士兵们,临时加练了一课科目:
如何用工兵铲肉搏。
算是临阵磨枪吧。
所有德军步兵,原先操练的白刃战技巧,都是拼刺刀。毛瑟g98步枪的长度很长,加上德军士兵身高臂长,拼刺刀很有优势。
但改用冲锋枪之后,就没法上刺刀了,哪怕硬上也很吃亏,冲锋枪比步枪短太多了。
原本博克少校、伦德施泰特少校都觉得,不如就放弃冲锋枪手的肉搏战能力好了,反正也没法挽救了。
结果又是鲁路修这个脑子灵活的家伙,提前问图林根的兵工厂订购了一批边缘比较锋利的、高级钢锻造的工兵铲。
这样既有利于复杂堑壕战环境下的地形改造,又能顺便抄起打肉搏。
唯一可惜的是,鲁路修本人的肉身武力值太低,肉搏能力更是约等于零。
哪怕他前世是个超级军迷,他也不可能懂任何“铲法”,最多就